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
波澜取不得,自后长咨嗟。
奇哉卖石翁,不傍豪贵家。
负石听苦吟,虽贫亦来过。
贵我辨识精,取价复不多。
比之昔所见,珍怪颇更加。
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
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
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
气质偶不合,如地生江河。
置之书房前,晓雾常纷罗。
碧光入四邻,墙壁难蔽遮。
客来谓我宅,忽若岩之阿。
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
波澜取不得,自后长咨嗟。
奇哉卖石翁,不傍豪贵家。
负石听苦吟,虽贫亦来过。
贵我辨识精,取价复不多。
比之昔所见,珍怪颇更加。
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
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
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
气质偶不合,如地生江河。
置之书房前,晓雾常纷罗。
碧光入四邻,墙壁难蔽遮。
客来谓我宅,忽若岩之阿。
诗人以“爱石青嵯峨”开篇,展现了对太湖奇石的喜爱之情。太湖之石,因其天然生成、形态各异而著称,诗人游览其间,不仅欣赏石头本身,更在乎那波澜与石相辉映的美丽景象。"波澜取不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难以企及的感慨。
接着,诗人赞叹卖石翁不随波逐流,不依附于豪贵之家。这一段落透露出诗人对于独立品格的推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功利观念的批判态度。"负石听苦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卖石翁在自然中沉思,通过石头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贵我辨识精,取价复不多”则显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到眼光和品味,即便是珍奇之物,也不以高昂的价格为贵。相比于往昔所见,此石更胜一筹,不仅形态奇特,而且质地上乘,"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细致描摹了石头表面的纹理和内部结构之美。
“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两句,通过水的流动与湖浪的起伏,衬托出太湖石之坚韧不拔。"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则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生成美物的崇敬,认为这些都是大自然独特的造化。
“气质偶不合,如地生江河”一句,用以比喻石头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宛如天然形成的江河,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最后,“置之书房前,晓雾常纷罗。碧光入四邻,墙壁难蔽遮”则描绘了将太湖石置于书房前的景象,晨雾缭绕,清光透过四周的建筑物,显示出诗人对此石在生活中的欣赏与享受。"客来谓我宅,忽若岩之阿"一句,则是对这种环境美化后的赞叹,宛如置身于自然岩洞之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更表达了他对于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情感。
戊雨敷雉甲,午晴沉幽薰。
时迈足永慨,景舒聊暂忻。
联屐得英彦,攜壶出尘氛。
亦有丹丘客,共眺青山云。
芝空石磊磊,华落川沄沄。
代远吊残柏,甿劳念遗枌。
吾生竟何如,兹饮又及曛。
萍流岂易合,星聚还当分。
深忧怆范老,长谣唁庐君。
邂逅有千载,宁无感斯文。
岁晏天萧萧,日落山苍苍。
寻幽度小涧,眺远跻层冈。
班坐古道上,落叶满地黄。
行人去自急,归鸟栖亦忙。
偶兹一饷间,慨彼千劫长。
知愚各有殉,博策俱忘羊。
人生今几晨,聊复尽此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