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茧蜂窠驳藓纹,几年珍重避樵斤。
婆娑寒梦三分月,将护春阴一段云。
喜得菌芝称瑞物,曾从牛女证遗闻。
主人涤笔金茎露,不比东阳殷仲文。
蝶茧蜂窠驳藓纹,几年珍重避樵斤。
婆娑寒梦三分月,将护春阴一段云。
喜得菌芝称瑞物,曾从牛女证遗闻。
主人涤笔金茎露,不比东阳殷仲文。
这首诗名为《枯槎》,作者是清代诗人平圣台。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对枯木如蝶茧蜂窝般的表面纹理的描绘,展现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沧桑。"婆娑寒梦三分月"形象地刻画了月光洒在枯槎上的静谧氛围,仿佛是寒夜中的梦境。诗人借枯槎联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暗示其承载着古老的故事和文化记忆。
"菌芝称瑞物"表达了对枯槎上生长的菌类的赞美,视其为吉祥之物,而"不比东阳殷仲文"则以典故暗喻,将枯槎与东晋名士殷仲文的风雅相比较,暗示此槎虽老,却仍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价值。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云低未成雪,寒气已侵席。
冻醪倾白浊,乾果列紫赤。
风微时破面,亭敞宜张帟。
来望野兴通,古城何额额。
邀射弓钧开,破的剪羽白。
助中声喧呼,不觉屡倾帻。
醉惊一发功,谁许百金易。
非等将帅能,聊将宾友适。
中酒作暴谑,心亲语多剧。
吾侪固不羁,安可限常格。
去忌无俗流,起酌惊臧获。
八龙观诸韩,头角相戢迫。
参差玉峰前,爱慕不知夕。
谁嗟短景移,能使吝情释。
为贺主人翁,贤甥无久隔。
此会举世稀,频频奚所惜。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
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
次诵止足言,行当止田里。
田里止谁亲,止乐山水美。
既止何所助,唯酒与止喜。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
止酒傥不瘳,枉止徒可耻。
止亦随化迁,不止等亦死。
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前日辞亲泪,又为别友出。
愁极反无言,欲言词已窒。
荷公知我诗,数数形美述。
兹道日未堙,可与古为匹。
孟卢张贾流,其言不相昵。
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而于韩公门,取之不一律。
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
窃比于老郊,深愧言过实。
然于世道中,固且异谤嫉。
交情有若此,始可论胶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