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皇谢太后挽章·其一》
《太皇谢太后挽章·其一》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羯鼓喧吴越,伤心国破时。

雨阑花洒泪,烟苑柳颦眉。

事去千年速,愁来一死迟。

旧臣相吊后,寒月堕燕支。

(0)
翻译
战鼓声震吴越之地,令人痛心的是国家衰败之时。
雨点如泪洒落花朵,烟雾笼罩的园林中柳树似在皱眉哀伤。
千年的往事转瞬即逝,而忧愁却让人觉得死亡都来得太慢。
老臣们在吊唁之后,寒冷的月光洒落在燕支山头。
注释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于军乐或宫廷音乐。
吴越:古地名,泛指长江下游江南地区。
阑:残、余。
烟苑:烟雾笼罩的园林。
燕支:古代边塞地名,这里借指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太皇谢太后挽章(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国之情和个人遭遇的悲凉。

"羯鼓喧吴越,伤心国破时。"

这里通过羯鼓的声音比喻战乱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状态,"吴越"通常指代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故土之恋和对国家变革的哀痛感受。"伤心国破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遭遇灾难的悲痛。

"雨阑花洒泪,烟苑柳颦眉。"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雨阑花洒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如同天气一般悲伤的情绪,而"烟苑柳颦眉"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描摹,通过柳枝的摆动和眉头的紧锁来强调内心的忧虑和痛苦。

"事去千年速,愁来一死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感受,以及对个人生命短暂与悲哀的深刻体会。"事去千年速"说明了时间流逝迅疾,而"愁来一死迟"则是在强调,尽管忧愁如山,但死亡却是每个人的最终命运。

"旧臣相吊后,寒月堕燕支。"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画面,"旧臣相吊后"可能暗指朝廷旧臣之间的互相扶持和告别,表达了对往日情谊的怀念以及时代变迁后的无奈。而"寒月堕燕支"则是通过月亮与燕子的形象,来强调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凄凉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忧国之情。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古镜

斑斑绿绣土花蚀,首山之铜鬼工凿。

背铸篆籀人不识,持向九天问苍颉。

云是汉时波祗国中物,森森寒气侵两眸。

石破云缺天雨秋,莫悬高台最上头。

肝胆照见秦女愁,又惊山鬼魑魅啼啾啾。

(0)

湖上

柳阴深处觅新凉,百顷玻璃澹夕阳。

閒把渔竿自垂钓,白莲花底起鸳鸯。

(0)

飞来寺·其三

净碧屏风面面虚,松杉饱阅岁寒馀。

澄江一曲清无底,倒影晴岚画不如。

(0)

西溪

残云逐归禽,落日前村暮。

荒林木叶多,风吹如急雨。

镫火出柴荆,隐隐闻人语。

一声古寺钟,月挂西溪树。

(0)

题扇头画菜

去年蝗旱今年疫,江北江南并菜容。

若果画师真好事,何妨持此赠司农。

(0)

夏日戏作莲庄图

人家多在藕花中,枕水窗开面面风。

日暮轻雷递前浦,冷香和雨入帘栊。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