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微之宅残牡丹》
《微之宅残牡丹》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

诸处见时犹怅望,况当元九小亭前。

(0)
注释
残红:指凋谢的花朵。
零落:凋谢,散落。
无人赏:没有人欣赏。
雨打风摧:雨水打击,风吹落。
花不全:花朵不完整,残缺。
诸处:各处,到处。
犹:仍然。
怅望:惆怅地远望。
况当:何况在。
元九:这里可能指一个人的名字或日期,具体含义不明,需要更多上下文。
小亭:小巧的亭子。
翻译
凋谢的花朵无人欣赏,风雨侵蚀使花朵残缺不全。
在各处看见它们仍令人惆怅,更何况是在元九小亭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微之宅残牡丹》,通过对残留牡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

“残红零落无人赏”,这句诗画面鲜明地展现出一幅凋零的春色图景。牡丹花朵原本是花中之王,盛开时吸引着众人的赞美与欣赏,但现在却只剩下一些零散的残红,无人再去欣赏它们。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雨打风摧花不全”,这句则进一步强化了牡丹凋零的景象。春天的风雨总是无情的,它们轻易地破坏了原本完整的花朵,让它们变得残缺不全。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暗含着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悟。

“诸处见时犹怅望”,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看到这些残花时所产生的情感。即便是在其他地方偶尔间看到这些春日遗留之物,也会引起深深的思念和惆怅。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怀恋,更是对逝去岁月的无奈。

“况当元九小亭前”,这一句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在特定的时间(农历九月,秋季)和特定的地点(小亭前),这些残花更是激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思。小亭作为一个静谧的空间,让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凸显,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残牡丹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采莲曲六首

生长江南惯采莲,棹歌声里斗婵娟。
十三十四年相亚,覆额低眉各可怜。

(0)

前溪曲五首

林塘何处好,独有前溪路。
笑语隔花闻,歌声连水度。

(0)

云阁薄边功三首

虏汉不交兵,都言化理平。
正逢丞相怒,不敢报军情。

(0)

子夜歌三首

一曲春风《子夜歌》,相望只是隔银河。
梁间片月盈盈水,不照郎君照妾多。
¤

(0)

杨花三首

连臂歌残杨白花,恨它飞去向天涯。
漂零几处王孙路,惆怅无人帝子家。
小雨旗亭沾马湿,夕阳江郭送帆斜。
楼台侧畔休穿过,粘着蛛丝空怨嗟。
¤

(0)

送人之南都二首

金陵曾向酒家眠,十五当垆不数钱。
红版桥头明月色,娟娟犹在玉钗前。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