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个花枝,称东君、年年尽情妆点。
舞趁绣幡,歌节金铃,不是等閒惊燕。
隔墙还结秋千社,却抛撇、浓春一半。
谢桥外、东风冷透,探芳心眼。似水流年未绾。
空万缕千条,丝杨搓怨。
一样水西,挑菜光阴,只是凤靴人远。
扇纨扑蝶分明约。思量后、妆慵歌懒。
闭门又、阑干乱红涴遍。
若个花枝,称东君、年年尽情妆点。
舞趁绣幡,歌节金铃,不是等閒惊燕。
隔墙还结秋千社,却抛撇、浓春一半。
谢桥外、东风冷透,探芳心眼。似水流年未绾。
空万缕千条,丝杨搓怨。
一样水西,挑菜光阴,只是凤靴人远。
扇纨扑蝶分明约。思量后、妆慵歌懒。
闭门又、阑干乱红涴遍。
这首《花心动·花朝》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朱祖谋所作,描绘了花朝节的热闹景象以及词人心中的感慨。词中以“若个花枝”起笔,赞美花朵在春光中尽情绽放,如同东君(春神)精心装扮,热闹非凡。舞者身披绣幡,歌声伴着金铃,连燕子也为之惊叹,显示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写到隔墙的秋千社活动,似乎在欢庆中遗漏了春天的一半,暗示着时光匆匆。东风吹过谢桥,带来一丝冷意,词人感叹春光易逝,芳心难留。他将流水般的岁月与思念之情相联,表达出对远方人的牵挂和失落。
下半部分,词人借“丝杨搓怨”形容愁绪如万千柳丝纠结,即使在同样的春天,挑菜的悠闲时光也因人不在而显得落寞。扇纨扑蝶的约定,更是勾起了他对佳人的深深思念,以至于心情消沉,妆容慵懒,连歌也唱不出了。
最后,词人闭门独处,阑干上落满了红花,象征着他的孤独和无尽的相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花朝节的感慨和对人事变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