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轮扁谏读书图》
《轮扁谏读书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轮扁释椎开口谏,国君据坐展书开。

古人糟粕终枯淡,谁醉天然滋味来。

(0)
鉴赏

这首诗《轮扁谏读书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轮扁与国君之间关于读书的对话进行描绘,表达了对读书态度和内容的深刻思考。

首句“轮扁释椎开口谏”,以轮扁(古代制车轮的工匠)为引子,通过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开口谏言的方式,暗示了对传统技艺与知识的尊重,以及对盲目追求书本知识的质疑。轮扁作为工匠,他的智慧和经验来自于实践而非书本,这与当时社会普遍推崇的读书风气形成对比,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性。

次句“国君据坐展书开”,描述了国君坐在宝座上展开书籍阅读的情景,象征着权力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重视。然而,这样的场景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一层讽刺意味,暗示了国君可能只是形式上追求知识,而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接下来的两句“古人糟粕终枯淡,谁醉天然滋味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古人糟粕”比喻过去的知识或传统,可能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和活力;“枯淡”形容这些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逐渐减退。而“谁醉天然滋味来”则表达了对真正有价值、能够滋养心灵的知识的呼唤,即那些源自自然、生活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它们如同美酒,能够让人陶醉其中,获得深层次的满足和启发。

整首诗通过轮扁与国君的对话场景,以及对古人知识与现代读书风气的对比,探讨了知识的价值、读书的目的以及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应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文字,更应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内在价值,以及从生活中汲取智慧。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病中送魏冰叔还宁都

石罅秋棠一节红,主人新病客堂空。

送君归度翠微岭,早有梅花小雪中。

(0)

听钱二弟子马生奏曲

銮江侍女竞双声,半入吴城半越城。

总是西施歌舞地,江南何处不含情。

(0)

归次卢龙

帝城东抱海山重,迢递单车出万峰。

秋色长天吹白雁,归心落日下卢龙。

(0)

与临清武双溪

十载相逢漳水滨,与君同醉异乡春。

谁知今日清源道,又是天涯别故人。

(0)

送友掌教射洪·其一

江流欲尽是巴西,巫峡荆门烟树迷。

遥望客帆行到处,乱山斜日子规啼。

(0)

送友人南还

垂柳千条拂御沟,上林春色凤池头。

如何张翰多归兴,不待秋风已倦游。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