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一岛是天留,父子经营作首丘。
亮在自能存社稷,横来那得更王侯。
君臣不肯归鱼腹,舟楫从教到石头。
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
茫茫一岛是天留,父子经营作首丘。
亮在自能存社稷,横来那得更王侯。
君臣不肯归鱼腹,舟楫从教到石头。
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
这首诗《感事(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感慨。诗中以“茫茫一岛是天留”开篇,描绘出一种广阔而孤独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浩瀚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接着,“父子经营作首丘”一句,运用典故,比喻父子共同开创基业,奠定根基,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奋斗与贡献。
“亮在自能存社稷,横来那得更王侯。”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前句赞扬了历史人物为国家社稷做出的贡献,后句则提出疑问,如果他们选择不同的道路,是否还能获得同样的尊荣。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君臣不肯归鱼腹,舟楫从教到石头。”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这里引用的是楚汉之争中,项羽不肯投降刘邦,最终自刎乌江的故事。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坚守信念、不畏强权的敬佩。
“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与反思。前句提到历史人物因某种原因未能完成百战的壮举,却选择了投降,这让人感到遗憾。后句则将目光转向齐桓公和晋文公这样的霸主,他们的事业最终随时间流逝而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命运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