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脂温玉,密缕融金,别筵首荐鲨鳍。
月映觥筹,夜深斜射深卮。
殷勤主人留客,奈归心、远践秋期。
悬后约、缁尘燕市,重见何时。
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
雹碎春红,那禁桐折孤枝。
海山欲归未得,睨南云、天上同悲。
问付托,道中郎有女,试卷留遗。
凝脂温玉,密缕融金,别筵首荐鲨鳍。
月映觥筹,夜深斜射深卮。
殷勤主人留客,奈归心、远践秋期。
悬后约、缁尘燕市,重见何时。
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
雹碎春红,那禁桐折孤枝。
海山欲归未得,睨南云、天上同悲。
问付托,道中郎有女,试卷留遗。
这首词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名为《声声慢》,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篆青的深切怀念。词中运用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篆青的思念之情。
“凝脂温玉,密缕融金”,开篇即以温润之物喻人,形象地描绘了篆青的高洁与温婉。接下来,“密缕融金”则进一步强调了篆青的细腻与精致,如同金丝般细腻而富有光泽。
“别筵首荐鲨鳍”一句,通过宴会上的美食,暗示了两人相聚的欢乐时光,同时也预示了离别的伤感。“月映觥筹,夜深斜射深卮”,月光洒在酒杯上,夜晚的深沉更添了几分离别的哀愁。
“殷勤主人留客,奈归心、远践秋期”,主人的殷勤挽留,却无法阻挡归心似箭的篆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悬后约、缁尘燕市,重见何时”,悬而未决的约定,如同燕市的灰尘,未来何时能再相见,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遗憾。
“一问秦淮柳色,对登楼倦眼,未足栖迟”,秦淮河畔的柳树,登楼远眺的倦眼,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现状的不满。“雹碎春红,那禁桐折孤枝”,春日的花朵被冰雹打碎,桐树的枝条孤独折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海山欲归未得,睨南云、天上同悲”,渴望回归却又不得,仰望南云,天上同悲,表达了对篆青离去的哀痛与对未来的迷茫。“问付托,道中郎有女,试卷留遗”,最后,作者询问篆青是否留下了什么遗愿或托付给她的女儿,充满了对篆青身后之事的关切与不舍。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篆青生前与离世后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其深深的怀念与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