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分半榻,正在涧声边。
一夜山中宿,三生石上缘。
听猿推枕坐,爱月近窗眠。
不觉天将晓,疏钟度暝烟。
白云分半榻,正在涧声边。
一夜山中宿,三生石上缘。
听猿推枕坐,爱月近窗眠。
不觉天将晓,疏钟度暝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在僧房中的静谧与禅意。首句“白云分半榻”,以白云轻盈地覆盖僧房的一半榻位,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清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正在涧声边”进一步强调了僧房临近山涧,流水潺潺,增添了自然的和谐之音。
“一夜山中宿,三生石上缘”两句,通过一夜的山中住宿,暗示了诗人对佛教故事的联想,可能在思考生命轮回或缘分的哲理。"听猿推枕坐",写诗人倾听山中猿猴的啼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爱月近窗眠”则描绘了诗人喜欢靠近窗户,伴着明亮的月光入眠,显示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禅修生活的享受。最后一句“不觉天将晓,疏钟度暝烟”,诗人沉浸在夜晚的静谧中,直到天边微明,远处寺庙的晨钟声穿透晨雾,才唤醒他意识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僧房的生活情境,寓含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深深体验和感悟,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