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凤凰台》
《九日登凤凰台》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瓦官上下登临地,铜浑周遭气序哀。

古寺斜阳人独到,高台何日凤飞来。

九淮疏凿通王气,六代兴亡问劫灰。

故老只今西眷泪,明堂谁折汉京才。

(0)
鉴赏

这首《九日登凤凰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通过描绘登临凤凰台的景象与感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瓦官上下登临地,铜浑周遭气序哀”,开篇即以“瓦官”和“铜浑”点出地点,暗示凤凰台的历史厚重与沧桑感。凤凰台四周的环境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哀愁,营造了一种沉郁的氛围。

颔联“古寺斜阳人独到,高台何日凤飞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古寺与空旷的高台,人迹罕至,似乎在等待着凤凰的再次降临。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凤凰视为吉祥与重生的象征,暗含对历史重演或新生的期待。

颈联“九淮疏凿通王气,六代兴亡问劫灰”,提到九淮水道的开辟与王气的流通,以及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兴衰更替,通过“问劫灰”这一细节,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与追问。

尾联“故老只今西眷泪,明堂谁折汉京才”,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西眷泪代表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明堂谁折汉京才”则寄寓了对人才流失、国家衰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凤凰台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人才与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金华道中

一径烟云鸟道还,高盘如黛越中山。

不知过尽山多少,犹在啼猿万木间。

(0)

送钱子璧还江南

别酒临高馆,归人值暮秋。

山川桃竹杖,雨雪木兰舟。

开阁悬青眼,还家恋白头。

吴梅花早发,远折问离愁。

(0)

当湖道中

夕眺高楼上,林晖竟日清。

独山秋戍冷,三泖暮潮生。

渔火中流见,鸥波永夜明。

兰桡须小住,烟月正多情。

(0)

上巳修禊水绘庵分赋

和风荡林樾,霁色摇春岑。

入门洒飞泉,映水啼幽禽。

花竹日淡沱,烟景何清深。

节序一以佳,矧遘瑶华音。

握兰正婉娩,折柳嗟侵寻。

且漱溪边石,一听丘中琴。

(0)

香溪送酒

可念招提客,眉攒欲遽回。

一尊连雨至,双屐破云来。

游策镫前计,新诗醉后裁。

海棠殊解事,早放数枝开。

(0)

夜上云岫庵

青山惬所怀,一步一延伫。

不觉夜色来,苍苍没平楚。

失道径转纡,陟历忘峻阻。

忽然身已高,舄下闻人语。

欲辨已微茫,东西无处所。

疏竹逗镫光,始知隔岩户。

奋策争先登,却怪来风雨。

住足问徐徐,潮声走远浦。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