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锦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
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锦绣斑。
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
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庄生活图景。开篇“一溪清水佩声寒,两岸莓苔锦绣斑”写出了溪水清澈、两岸花开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三径谁来卜邻舍,千峰我已作家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将其视为自己的家园。
“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一句中,“鹿裘”指的是用鹿皮制成的外衣,是古代隐逸者常穿之物,而“藜杖”则是老人手中所执的拐杖,这两样东西都是老年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安静淡泊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才是适合晚年的境界。
最后,“早挈琴书远相就,放歌烂醉白云间”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在大自然中获得自由和快乐的心境。“挈”意为携带,“烂醉”形容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的无比畅快,仿佛沉浸于白云之间,忘却尘世之忧。
整首诗通过对山庄生活细腻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
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
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
其次亢仓子,遗言亦可绎。
耕道计手足,苗行审强弱。
差不许毫釐,皎若别黑白。
匪独《豳风图》,可以绘殿壁。
人满既可忧,生事又相迫。
与其算锱铢,毋宁辨菽麦。
樊迟非小人,学稼今上策。
寥天漠漠风猎猎,我居硖中旬已浃。
青衫白发笑逢君,芦苇夤缘意稠叠。
三椽巧与市廛避,一榻凉多风露接。
阁前看山山拥帘,阁里读书书满箧。
游湍戏渚趣略同,泛宅浮家情敌惬。
一线寒流且伴眠,四围翠影常闻唼。
容颜五十未衰飒,景物东西恣收拾。
索处自怜虽作赋,长贫乞米空书帖。
周旋渔弟与樵兄,扶持山童并灶妾。
定心纵断隔楼钟,照眼还开满林叶。
瓢不空心酒细倾,屐无前齿苔争蹑。
旅人地主两相忘,看君醉启丹砂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