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
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
隔篱农叟遥相贺,伫看芳田膏雨来。
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
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
隔篱农叟遥相贺,伫看芳田膏雨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表达了诗人宁愿选择一个普通但安静的乡村生活,也不愿意在尘世间争名逐利。"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则是对夜晚赏月,只伴随着红色的枫叶,以及整天闭门只见到青翠的苔藓进行描绘,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中,"幽院菊荒"形象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孤寂感。"野桥僧去独裴回"则让人联想到一位僧侣在空旷的自然环境中独自漫步,显得格外宁静和超然。
"隔篱农叟遥相贺,伫看芳田膏雨来"里的"隔篱农叟遥相贺"描绘了邻里之间隔着围栏互致问候的情景,而"伫看芳田膏雨来"则是诗人静静观察着经过雨水滋润后的田野,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