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秋高木叶稀,穷途倦客尚絺衣。
梦携儿女情如昨,兴托丝萝念已非。
何处蛩螀催纺绩,谁家灯火候柴扉。
可怜骨肉凋零尽,矫首西风把泪挥。
泽国秋高木叶稀,穷途倦客尚絺衣。
梦携儿女情如昨,兴托丝萝念已非。
何处蛩螀催纺绩,谁家灯火候柴扉。
可怜骨肉凋零尽,矫首西风把泪挥。
这首明代诗人袁华的《夜坐》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感慨。首句“泽国秋高木叶稀”以寥落的秋景开篇,展现出江南水乡秋意渐浓,树叶稀疏的凄凉画面。"穷途倦客尚絺衣"则点出诗人身处困境,旅途劳顿,但仍穿着单薄的絺衣,暗示其境遇困苦。
接下来,“梦携儿女情如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家庭生活的怀念,尽管现实中已物是人非。“兴托丝萝念已非”借丝萝攀附之象,寓言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婚姻关系的感慨,暗含世事变迁之意。
“何处蛩螀催纺绩,谁家灯火候柴扉”通过虫鸣和灯火的细节,勾勒出乡村夜晚的宁静与温暖,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在外漂泊的孤独。“可怜骨肉凋零尽”直抒胸臆,感叹亲人离散,只剩下自己在西风中独自伤感。
最后,“矫首西风把泪挥”以动作描绘诗人抬头望向西风,任泪水横流,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的悲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无奈与对家人的深深挂念。
王子爱竹乃祖风,个个对屋居城中。
居然便号君子林,以多为称少未通。
方其树艺心广大,十个便与千个同。
小人固多君子少,聚此十辈道足充。
愿言取直取虚已,取节不改固尔穷。
王子复能手写竹,笔下夭矫看游龙。
洛阳家家貌司马,片纸未见容荆公。
请常事此勿改业,桃李何足涂春红。
一冬不作寒,阳气殊泮涣。
昨夜病枕中,朔风惊耳观。
瑟缩朝怕起,高日照海岸。
枯林尚砉砉,喧噪鸦鹊乱。
门前报剥啄,有客立冻鹳。
且云宵征苦,逆楫宿途半。
扶惫出慰谢,郁抱从笑散。
复云钝舟者,家君庸自讪。
此行亦小钝,父子当并案。
君父有不钝,文笔捷飞翰。
子宜捷其捷,未许仍钝贯。
捷钝姑置之,酾酒促烧炭。
今晨感我生,襁褓迨衰老。
岁月倏往来,七十何草草。
譬初同此日,天下生不少。
善恶与昏智,贵贱及寿夭。
各各不可齐,鹏鴳皆自好。
但耻老丑人,多为后生藐。
我母自爱我,谕事且讫了。
儿女自爱我,劝我饭加饱。
朋友自爱我,把酒颂且祷。
我生已万幸,际兹世有道。
拙废固无用,农圃亦可保。
杯酌虽寡嗜,些少慰怀抱。
偃息间行游,随意弄花鸟。
乐哉天地间,偷生亦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