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愁》
《春愁》全文
宋 / 华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十日春愁不出门,出门春事已消魂。

摘花掀帽倩人插,索酒得杯和月吞。

啼鸟声中近寒食,落花阴里又黄昏。

春来春去总休问,往事悠悠付一樽。

(0)
注释
春愁:对春天的忧郁或愁苦情绪。
消魂:形容心情极度悲伤或失落。
摘花:采摘花朵。
倩人:请求他人帮忙。
索酒:要酒喝。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两天,禁烟火,以示对先人的怀念。
往事悠悠:漫长的过去,指过去的岁月。
一樽:一杯酒。
翻译
春天的愁绪让我整日不愿出门,出门后发现春天的美好已经让人心碎。
我摘下花朵,让人帮我插入帽中,又要酒来,对着月亮一饮而尽。
在鸟儿的啼叫声中接近了寒食节,落花的阴影里又迎来了黄昏。
不必再问春天何时来去,过去的时光就让它随风飘逝,只愿借一杯酒消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里的愁绪心境和感慨。"十日春愁不出门,出门春事已消魂"表达了诗人因春愁而不愿出门,但即使出门,也只能看到春天的美好已经逝去,只能感受到春意渐渐消散,这里的“十日”可能指的是农历的上旬,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半。"摘花掀帽倩人插,索酒得杯和月吞"则描绘了诗人在春日中寻找美好与慰藉之情景,他摘下鲜花戴于头上,与倩影中的佳人共度时光,或者是与心中的理想化身为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向往,用以消愁。

"啼鸟声中近寒食,落花阴里又黄昏"这两句则转入了春末的萧索感。啼啼鸣叫的鸟儿似乎在提醒着即将到来的寒食节气,而满地的落花和渐浓的黄昏,则是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象征。

最后两句"春来春去总休问,往事悠悠付一樽"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的无常与个人记忆的淡忘之情。他似乎在劝慰自己,不必过于追问春天何时到来又何时离去,因为这些往事如同流水,已不可挽回,只能借酒浇愁,将一切付之一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真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与易逝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往昔岁月所产生的无尽怀念。

作者介绍

华岳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生辰:1205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猜你喜欢

挽谭嗣同联

逄比孤忠,岳于惨狱,昔人尚尔,于汝何尤,朝局总难言,当偕孝孺先生,奋舌问成王安在;

汉唐党祸,魏晋清流,自古维昭,而今尤烈,海疆正多事,应共子胥相国,抉目看越寇飞来。

(0)

贺张百熙60寿联

洛社数耆英,年少最推马君实;

汉朝重经术,儒宗今见郑司农。

(0)

挽张百熙联

天丧斯文,痛木坏山颓,安仰尼父;

人怀懿德,愿弥天四海,都绣平原。

(0)

挽张之洞联

岘首怆登临,湛辈追从,泪堕丰碑千祀远;

曲江吟感遇,杜陵家则,气含公鼎八哀终。

(0)

辛峰一角楼联

群彦集东南,有温李诗才,荃熙绘事;

高楼占西北,对石梅香月,辛岭晴云。

(0)

左门春联

紫极正中央,万国共球并集;

青阳迎左个,千门雨露皆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