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斜日,门外马蹄声疾。
林栖鸟尽飞还,霞彩红衔远山。
山远,山远,莫怪行人归晚。
斜日,斜日,门外马蹄声疾。
林栖鸟尽飞还,霞彩红衔远山。
山远,山远,莫怪行人归晚。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姚广孝所作的《转应曲》,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时的乡村景象。"斜日,斜日,门外马蹄声疾",诗人以斜阳映照下的急促马蹄声开篇,渲染出一种匆忙与归心似箭的气氛。"林栖鸟尽飞还",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归巢的宁静画面,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的活动与之相呼应。
"霞彩红衔远山",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晚霞比作衔着远山的红绸带,形象地展现了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山峦景色,色彩鲜明,富有诗意。最后两句"山远,山远,莫怪行人归晚",通过反复强调山的遥远,表达了行人心中对家的渴望以及因路途遥远而归期推迟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展现了夕阳、马蹄、飞鸟和远山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乡间晚归图,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