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虏西来把汉旌,浔阳烽火照江明。
朝廷重镇推虞诩,风雨孤臣失杲卿。
战哭几家思旧尹,鬼兵长夜护空城。
王师百万知何地,春草春波独怆情。
强虏西来把汉旌,浔阳烽火照江明。
朝廷重镇推虞诩,风雨孤臣失杲卿。
战哭几家思旧尹,鬼兵长夜护空城。
王师百万知何地,春草春波独怆情。
这首明代诗人徐津的《哀李江州》描绘了历史上的一个紧张时刻,通过对比强虏入侵和英雄人物的陨落,表达了对故去的李江州(可能指李愬或李杲卿)的哀悼之情。首句“强虏西来把汉旌”展现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汉家旗帜的沦陷,浔阳烽火则象征着战事的紧迫和江面的动荡不安。接下来,“朝廷重镇推虞诩”暗指在危难之际,像虞诩这样的智谋之士被寄予厚望,然而“风雨孤臣失杲卿”又暗示了像李杲卿这样的忠臣已不在人世,令人悲痛。
“战哭几家思旧尹”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带来的家庭离散与哀伤,而“鬼兵长夜护空城”则寓言般地写出了李江州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仿佛仍在守护着空荡荡的城市。最后两句“王师百万知何地,春草春波独怆情”,以春天的景色反衬出战争后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凄凉情感,表达了对和平与英雄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英雄的追忆,传达出对战争残酷和英雄牺牲的感慨。
甘泉祠殿汉离宫。五云中。渺难穷。
永漏通宵,壶矢转金铜。
曾从钧天知帝所,孤鹤老,寄辽东。
强扶衰病步龙钟。雪花濛。打窗风。
一点青灯,惆怅伴南宫。
惟有史君同此恨,丹凤□,水云重。
衮衮入蜀者,借公兄弟名。
每求归载满,预屏去橐倾。
鴳飞虽地控,龙卧常天升。
惜哉坐时运,久郁时士情。
文章何崛奇,冬雷夏增冰。
德业又宏济,雉登应牛鸣。
已著鼎饪利,不共水火争。
我穷未得死,破釜斗粟营。
误蒙兼金重,自视一羽轻。
唯当刮老眼,云雨看施行。
我生海旁州,古言江来铺。
力浮万顷尽,坐识一溜初。之子酌彼源,绀洁玉斗?。
雅韵舒烦忧,逸驾陵趑趄。
咏归有何意,岂亦歌风乎。
湛湛游无梁,滔滔济无桴。
纵横洄伏中,暮齿将焉需。
三间始开辟,十亩终耘锄。
东西两庄舍,兄弟相应呼。
缅哉趋前规,更作却后图。
顾思曲肱乐,一身匪求馀。
我独无家归,羡子镌自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