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岁晚诗更诵,燔尽枯槎谈愈纵。
短茨低覆结冰花,寒压溪云不成梦。
竹帛烟销黔首愚,紫芝一曲老商于。
坑外竟逃真学士,浮邱雅颂济南书。
相逢岁晚诗更诵,燔尽枯槎谈愈纵。
短茨低覆结冰花,寒压溪云不成梦。
竹帛烟销黔首愚,紫芝一曲老商于。
坑外竟逃真学士,浮邱雅颂济南书。
这首诗描绘的是两位诗人在岁末时分的津渡夜谈,气氛热烈而深沉。"相逢岁晚诗更诵",点出他们相聚的时令背景,夜晚的交谈中,诗歌成为他们情感交流的媒介。"燔尽枯槎谈愈纵",形象地写出交谈的热烈,仿佛连枯木也能燃烧出智慧的火花。
"短茨低覆结冰花,寒压溪云不成梦",诗人通过描绘寒冷冬夜中的景致,烘托出谈话的专注与忘我,连溪边的云彩也被寒气凝固,无法入梦,暗示了他们对话的深度和持久。
"竹帛烟销黔首愚,紫芝一曲老商于",这里运用典故,借指历史的沉淀和智者的沉吟,暗示他们的交谈超越了世俗的琐碎,充满了哲理和文化内涵。"坑外竟逃真学士",暗指他们避开了现实的纷扰,追求知识的真谛,"浮邱雅颂济南书"则可能是指他们在谈论儒家经典或地方文献,富有学术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冬夜津渡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们的交谈场景和引用典故,展现出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平生甘抱拙,何用天孙巧。
不知柳柳州,年年乞多少。
天孙今夜渡天河,人言天上巧最多。
妾今抱拙不求巧,愿赐拙多宁巧少。
东家巧女如凤凰,罗襦绣得金鸳鸯。
少年嫁夫先得巧,明珠论斗金盈箱。
妾守空闺甘寂寞,苦心不恋东家乐。
却笑天孙长别离,纵使巧多徒尔为。
弱龄志家学,黾勉事讨论。
显扬恨无术,恻恻长抱辛。
今岁倏四十,劬劳在兹辰。
宠光适下贲,沛及没与存。
易名锡美谥,赠诰颁紫宸。
片言重山岳,卓彼云汉文。
悲喜集中怀,庆慰来上宾。
匪徒事夸耀,大节从此伸。
鞠躬谢苍旻,何以酬明恩。
君亲两毋忘,不负六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