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苦热行》
《杂曲歌辞.苦热行》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乐府曲辞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0)
注释
赤日:红色的太阳,象征酷暑。
火云:形容如火般的云,指炎热的天气。
焦卷:枯焦并卷曲,形容植物被高温炙烤的状态。
川泽:河流和湖泊。
莞簟:用莞草编织的竹席。
絺绤:古代的薄麻布衣,这里指夏季穿的衣物。
寥廓:广阔无边的空间。
长风:遥远而强劲的风。
荡烦浊:清除心中的烦恼与浑浊。
却顾身为患:回顾自身,发现生活中的种种困扰。
甘露门:象征清凉、解脱的境界。
宛然:仿佛,好像。
翻译
烈日炙烤着大地,云朵如同火焰形成的山峦。
草木都被晒得枯焦卷曲,河流湖泊都干涸了。
轻薄的衣裳在这样的高温下也显得沉重,茂密的树荫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凉爽。
草席和细葛布衣物再三洗涤也无法消除炽热。
我渴望逃离这炎热,心境宽广地置身于无边的空旷之中。
长风从万里之外吹来,像江海一样冲刷着烦躁与污浊。
回头看看自己的困扰,才意识到内心深处并未察觉。
忽然间步入清凉之门,仿佛进入了甘露般宁静快乐的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凉环境的向往之情。开篇“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两句,形象地描绘出烈日当空,热气蒸腾如同火云聚集成山岳的景象,给人一种炙热难耐的感觉。

接着,“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则进一步描写了这种炎热所带来的后果,即使得草木枯萎,河流干涸。诗中的“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穿着轻薄的衣服也感到沉重不堪,而树荫本应是避暑之所,却因其稀薄而难以提供有效的遮阳。

紧接着,“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则是在强调这种炎热环境下,即便是水边也感到炽热难耐。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酷暑难当的氛围。

然而,在这种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却渴望着超脱,通过“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更为广阔、清凉世界的向往。紧接着,“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则是诗人心灵得以释放,仿佛远方来的长风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使得心中之烦恼得以洗涤。

但就在此时,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仍处于这个炎热的世界,通过“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最后,“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则是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庇护所在,仿佛进入了一片清凉舒适的境地,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酷热与清凉、烦躁与宁静对立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理逃避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朝中措·其一曾守生辰

当年召父治南阳。千室颂慈祥。

今代天台太守,声名已达岩廊。

风流闲暇,胡床乘兴,燕寝凝香。

好去花砖视草,珠庭喜见微黄。

(0)

官舍见月·其二

丛山拆一罅,碧天大如瓯。

更迟蹇予月,凉速老我秋。

常娥八月去,岁往应白头。

纵得大年药,能禁古今愁。

广寒正愁绝,更照雪外州。

些招肯来否,赤酒和糟篘。

庭下双梧桐,露重风飕飗。

采实当剥芡,蠙珠丽琼舟。

颓然径奏床,不问月去留。

梦中识归路,戏綵儿伊优。

(0)

落枣

杨柳天机浅,樱桃世态深。

空山鸠问答,肥水鹜浮沉。

格物知穷理,观时会省心。

最怜谁氏女,沙里日淘金。

(0)

敬和老人寓舍

邹不辞三徙,滕何爱一廛。

典衣宽酒债,乞米续炊烟。

胜败供飞雹,亏成付响泉。

东山时撰屦,花底弄潺湲。

(0)

帽子檐水宿

聚石桩长缆,依沙插短舻。

日昏山虎下,风急水鸧呼。

道岂随时变,人须出力扶。

仲由儿女见,谓欲果乘桴。

(0)

除妄

酒泉能醉么,饭颗免饥不。

万事得如愿,一生应莫愁。

凉风高放鹤,落日倒骑牛。

诸妄冰消尽,吾师马少游。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