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凉环境的向往之情。开篇“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两句,形象地描绘出烈日当空,热气蒸腾如同火云聚集成山岳的景象,给人一种炙热难耐的感觉。
接着,“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则进一步描写了这种炎热所带来的后果,即使得草木枯萎,河流干涸。诗中的“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穿着轻薄的衣服也感到沉重不堪,而树荫本应是避暑之所,却因其稀薄而难以提供有效的遮阳。
紧接着,“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则是在强调这种炎热环境下,即便是水边也感到炽热难耐。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酷暑难当的氛围。
然而,在这种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却渴望着超脱,通过“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更为广阔、清凉世界的向往。紧接着,“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则是诗人心灵得以释放,仿佛远方来的长风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使得心中之烦恼得以洗涤。
但就在此时,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仍处于这个炎热的世界,通过“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最后,“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则是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庇护所在,仿佛进入了一片清凉舒适的境地,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酷热与清凉、烦躁与宁静对立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理逃避的深切愿望。
丛山拆一罅,碧天大如瓯。
更迟蹇予月,凉速老我秋。
常娥八月去,岁往应白头。
纵得大年药,能禁古今愁。
广寒正愁绝,更照雪外州。
些招肯来否,赤酒和糟篘。
庭下双梧桐,露重风飕飗。
采实当剥芡,蠙珠丽琼舟。
颓然径奏床,不问月去留。
梦中识归路,戏綵儿伊优。
邹不辞三徙,滕何爱一廛。
典衣宽酒债,乞米续炊烟。
胜败供飞雹,亏成付响泉。
东山时撰屦,花底弄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