宧光凿石处,引泉堕潭底。
其上有别墅,我昔闻名耳。
今来乃一寻,两奇信并美。
而此旧所赏,亦可称观止。
映心镜如朗,蠲俗园成喜。
拟水为雪得,水原雪之始。
请君忘耳观,听可弗听已。
宧光凿石处,引泉堕潭底。
其上有别墅,我昔闻名耳。
今来乃一寻,两奇信并美。
而此旧所赏,亦可称观止。
映心镜如朗,蠲俗园成喜。
拟水为雪得,水原雪之始。
请君忘耳观,听可弗听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处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欣赏。首先,诗人提到“宧光凿石处,引泉堕潭底”,描述了人工开凿石头引泉水流入深潭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美。接着,“其上有别墅,我昔闻名耳”则透露出这处景致虽非新发现,但早已在诗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今来乃一寻,两奇信并美”表达了诗人亲自探访后,发现此处不仅景色奇特,而且别墅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令人赞叹不已。“而此旧所赏,亦可称观止”进一步强调了这次探访的满足感,认为这是观赏美景的极致体验。
“映心镜如朗,蠲俗园成喜”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水面比作明亮的心镜,洗涤心灵,同时表达了对这片宁静园地的喜爱之情。“拟水为雪得,水原雪之始”则通过想象将水比作初雪,赞美了水的纯净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水是雪的源头,体现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美妙。
最后,“请君忘耳观,听可弗听已”鼓励读者用心感受而非仅仅依赖耳朵去聆听,强调了内心体验的重要性,倡导了一种超越感官享受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