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散重门闭,翛然太隐居。
清凉饶树石,苍翠滴庭除。
薄禄堪供酒,呼僮更种蔬。
寄言弹铗客,此地本无鱼。
吏散重门闭,翛然太隐居。
清凉饶树石,苍翠滴庭除。
薄禄堪供酒,呼僮更种蔬。
寄言弹铗客,此地本无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退职后,选择隐居的生活状态。通过“吏散重门闭”,展现出了官场的远离与内心的宁静。接着,“翛然太隐居”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隐逸生活,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感。
“清凉饶树石,苍翠滴庭除。”这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片清幽静谧的氛围。树木与石头的清凉,以及庭院中的绿意盎然,都体现了隐居环境的宜人与和谐。而“苍翠滴庭除”更是生动地描绘了绿意的鲜活与生机,仿佛能听到生命的律动。
“薄禄堪供酒,呼僮更种蔬。”这两句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另一面——简朴而自足。即便是微薄的俸禄,也足以满足饮酒之需;而亲自唤来仆人,种植蔬菜,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给自足的精神。
最后,“寄言弹铗客,此地本无鱼。”这句话是对那些仍在官场奔波、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的劝告,暗示隐居之地虽无外在的财富与权势,却拥有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富足。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统一的追求。
官俸胥方给,山殽市可需。
雨多沙碛失,桥断路程迂。
古树声何壮,秋萍迹已枯。
病身惭到此,有愧竹筇扶。
山晖丹气紫,路隐翠林香。
野道依城社,山童执纪网。
田高秋敛薄,溪曲夜湍长。
谇语令人倦,蚍蜉肯自量。
有亭可洗心,亟应招呼命。
蠹叶下井枯,空江鼓风劲。
幸藉贤主人,寻胜愁尽屏。
平生性不污,惟喜眼界净。
笑睨斑竹林,金商递声应。
古桂香何迟,黄花色最正。
何当过栗里,把酒酹陶令。
行矣又他适,孱质莫任病。
酒酣喜索句,鬓改羞对镜。
寒蛩咽青莎,难制客泪迸。
去春哭钟子,奔走馀杭路。
今春哭田生,栖迟九江渡。
在家在客中,两友两春讣。
伊谁夺天年,有天不可籲。
老泪无由制,立见眼隔雾。
风晴江气暖,日夕山色暮。
仿佛怀清扬,同游散幽步。
百年屈指顷,浮生草头露。
凭高悄无人,我鬓亦非故。
何当归西湖,往拜二公墓。
上船且偃卧,月出揽衣起。
周览郊原旷,肆毒暑未已。
河汉水色净,身寄图画里。
幽情苦跋涉,未克安所止。
忆荡西湖舟,白莲弄清泚。
歌声透夜响,钜丽瀛蓬比。
景绝四无人,风摇六桥水。
今如梦中觉,乍离官河觜。
板桥馀店灯,酒旗三尺纸。
狂来发兴深,野航暂时舣。
崖凉胜埋篷,独信桥阑倚。
倏然想归程,便迟二十里。
醉眼忘离津,风顺差可喜。
入邑日已高,不掩罍之耻。
因感孤生浮,若此能几耳。
宾从齐声歌提壶,有酒在樽殽在厨。
秋高广寒桂子落,时零金粟成泥涂。
秋空月露炯冰玉,情深莫出南山屋。
自驻南山持酒户,愁人惊糁陶家菊。
花枝易空人易老,人生安得无丑好。
只须傲兀醉乾坤,人老花空如电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