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利害相磨生内热。
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利害相磨生内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王仲甫病暑》。诗中,晁补之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炎炎热浪滚滚的场景,吴地之人惧怕酷暑如同避蛇蝎,连河曲之地也遭受烈日炙烤。蔗浆盛在金碗中,成为解暑良品,但其甘甜背后暗含着难以消除的烦忧。傍晚时分,微风吹过,带来一丝清凉,却仍有蚊虻骚扰,使人彻夜难眠。
诗人以“青衫主簿”自比,感叹自己虽身居官位,但内心忧虑如云,如同茂陵(汉武帝陵墓)的寂寞,因无事而倍感消渴。他对黄河河神的疑问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暗示人生如涸泽之鱼,难以辨识方向。诗人希望疾病能迅速离去,如华池之水,一漱即愈,清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
最后,诗人借纸如雪、人事纷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未遇知音的孤寂,认为世事的利害冲突会让人内心积热。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病痛的切身体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
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
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
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
玄妙处、种就黄芽,烧成丹药,此理向谁分诉。
玻璃凤孕,碧玉龙珠,飞出瑞云深处。
挚电摇空,諕得三尸奔走,六贼逃去。
显仙胎飞舞,五云缭绕,乐声齐举。
春风花开洛阳县,此处与子初相见。
乱离相去五十秋,我鬓星星子皱面。
莫言今日重凄凉,且说当年与华宴。
细腰皓齿供奉欢,金鼎玉盘羞美馔。
尊前贵客觅大书,左右从官催进绢。
一时豪放无检束,人立下风争健羡。
而今此兴竟萧条,但长见江净如练。
寒烟蓑草蓬莱宫,冷月凄风广寒殿。
唤鹰羌郎声似雷,骑马小儿眼如电。
总造无知痴呆子,也逞虚威拈弓箭。
老儒有识何以为?空指云山论文献。
君不闻一从赵高作丞相,吾道凋零如袜线。
我生值数奇,长年但奔走。
风霜苦侵凌,焉得不白首?
前日东阿城,龌龊浑鸡狗。
今朝枣强县,蹐局随人后。
凄凉有谁知,辛苦只自受。
解冻燎枯槁,屏寒贳黄酒。
驱奴问程途,炊粮借刁斗。
休言美其味,且自精其口。
腻垢不能去,面貌殊觉厚。
登顿过村落,不复论妍丑。
或遇短发妪,或见长眉叟。
指点向人言,此地荒凉久。
东住河西使,西古太原守。
高楼对甲第,过眼成林薮。
更有好坟墓,亦复为田亩。
富贵生灭沤,祸福翻覆手。
彼时与此时,视吾何所有?
我听老叟言,感慨欲吐呕。
却羡陶渊明,归纳种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