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
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
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名为《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之》。诗中通过“万丈龙门未易过”这一形象比喻,表达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与不易。诗人借“龙门”这一典故,暗示了追求理想或实现目标的艰辛过程,同时也对友人的引导和帮助表示感激之情。
“感君指引渡风波”,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感谢友人在自己面对人生波折时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如同在汹涌的波涛中找到了方向,得以顺利前行。
“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多少人旁观者清,却难以真正理解或帮助他人克服困难。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真正能够伸出援手的人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坚韧。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独特见解。
秋水平堤疏雨歇,风吹杨柳骊歌发。
同作西秦辗转身,君向长安我还越。
鞭丝帽影结队行,方舟并渡灞桥平。
渔镫夜泊新丰市,戍火朝明太华城。
潼川谷口分携处,听雨听风各异路。
代马还嘶塞北烟,越禽自托天南树。
南北翱翔多故人,不胫不羽要路津。
致身迟速须有会,莫以外吏伤沈沦。
别语无多各努力,后会悠悠梦相忆。
龙潭高处少鸿飞,满楼烟雨空秋色。
牧儿驱牛晓满峄,群牛乱石横山脊。
起者伏者石如牛,卧者立者牛如石。
忽然扣角一长歌,南山白石纷坡陀。
腰间插斧口吹笛,头戴笠子肩披蓑。
醉眠芳草松风下,饮犊归来月在野。
借问世上悠悠儿,谁似山中牧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