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綵成飞燕,迎和启蛰时。
翠翘生玉指,绣羽拂文楣。
讵费衔泥力,无劳剪爪期。
化工今在此,翻怪社来迟。
缕綵成飞燕,迎和启蛰时。
翠翘生玉指,绣羽拂文楣。
讵费衔泥力,无劳剪爪期。
化工今在此,翻怪社来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织造丝绸的场景。"缕綵成飞燕,迎和启蛰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织物上的花纹仿佛翩翩起舞的燕子,在春日和风中展开,如同蛰虫破茧而出的生机。
"翠翘生玉指,绣羽拂文楣"进一步描写了织女巧手之间,丝线在玉一般的手指间穿梭,织就的图案如同羽毛轻拂过装饰华丽的屏风。
接下来的"讴费衔泥力,无劳剪爪期"则表达了对织造技艺的赞美。织女不需像鸟儿那样辛苦地衔泥筑巢,也无需担心剪去指甲来保护自己,只是在悠然自得中完成精美的作品。
最后,"化工今在此,翻怪社来迟"显示了诗人对这份技艺的钦佩与赞叹。仿佛神仙般的织造之术现在展现眼前,而那传说中的会织造衣物的神鸟——天鸡(又称社),似乎也因为这等工艺而来迟疑,惊讶于人类技艺的精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徐铉对丝绸织造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与人间技艺相互辉映的审美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