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归中丞使新罗》
《送归中丞使新罗》全文
唐 / 皇甫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南幰衔恩去,东夷泛海行。

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

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

云涛不可极,来往见双旌。

(0)
翻译
南行车厢满载恩情离去,向东边大海航行启程。
远离京都天高地远,直到水路尽头抵达孤城。
气候已由炎热转为清凉,心中仍忧虑漫长的海洋旅程。
云涛翻滚无边无际,只见来往的旗帜鲜明。
注释
南幰:南行车厢。
衔恩:满载恩情。
东夷:东方的夷族地区。
泛海行:航海出行。
天遥:天高地远。
上国:京都。
水尽:水路尽头。
孤城:孤立的城市。
炎凉气:气候变化。
浩淼程:广阔的海洋旅程。
云涛:云海波涛。
双旌:两面旗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即将启程前往新罗(今朝鲜境内)的场景,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远行者的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意象。

"南幰衔恩去,东夷泛海行" 这两句通过使者携带着朝廷的恩泽启程和海上航行的壮阔画面,展现了使者的尊贵身份与其远离中原至遥远国度的艰难旅途。

"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故土的不舍和旅程中的孤独感。"天遥"形容长安(当时唐朝首都)的遥远,而"水尽到孤城"则描绘出使者在一片荒凉之地,给人一种时间与空间交错的感觉。

"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 这两句透露出季节更迭和心中的忧虑。"已变炎凉气"指气候的变化,而"仍愁浩淼程"则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担忧。

"云涛不可极,来往见双旌" 最后两句通过云海与船帆的比喻,展示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和使者的频繁往返。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使者在政务上的忙碌。

整首诗情感真挚,想象丰富,每一句都构建出一个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位使者的旅途中的种种情怀。

作者介绍

皇甫曾
朝代:唐   籍贯:润州丹阳   生辰:785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五月十四日即事

山林自有山林伴,冠盖还同冠盖心。

久已山林避冠盖,何烦冠盖绝山林。

(0)

题唐伯虎山水·其二

野寺危桥锁碧湍,岑楼僧定白云寒。

三时礼拜三时扫,莫遣尘根惹讲坛。

(0)

移花·其三

园公酌酒劝花神,花事勿忙亦苦辛。

为语春风休督促,花开何必一时新。

(0)

长寿庵写经示众十五举·其十五

莫问短五长三,休管八横七纵。

裂开即是捏聚,烂泥隐刺真痛。

(0)

长寿庵写经示众十五举·其十

手中雀儿死活,一抬一捺太急。

眼里尘沙拨尽,黄金屑又添入。

(0)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其六

月色寒浸水,芦花雪照江。

王孙游未倦,鸿影故双双。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