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生活,充满了对道法修炼和精神寄托的向往。其中,“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有遗迹与新的居所的记忆和眷恋;“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则描绘了一种神仙降临的壮观场景。“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显示了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传说中圣兽遗留文字的神奇想象。通过“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审美情趣。
最后,“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则透露出诗人对道教修持、宇宙运行以及长生不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哲学思考的世界。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
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寇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恁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