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见今时学道流,千千万万认门头。
恰似入京朝圣主,祇到潼关便即休。
嗟见今时学道流,千千万万认门头。
恰似入京朝圣主,祇到潼关便即休。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当时学道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普遍心态。诗中将“学道流”比作入京朝圣主的人,象征着他们对真理的渴望和追求。然而,“祇到潼关便即休”,则讽刺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退缩与放弃,没有真正深入探索和领悟真理的深奥。
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良价表达了对当时学道者浅尝辄止、缺乏坚定信念和毅力的批评。同时,也暗含了对真正的“主中主”的呼唤——真正的智慧和真理,需要深入探索、勇于面对挑战,而非轻易满足于表面的了解或浅薄的认识。这首诗在幽默风趣中蕴含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气。
怪得梅开早。被何人、香罗剪就,天工奇巧。
茅舍竹篱容不得,移向华堂深悄。
别一样、风流格调。
玉质冰姿依然在,算暗中、只欠香频到。
著些子,更奇妙。有时来伴金尊倒。
几徘徊、认成真后,又还误了。
费尽东君回护力,空把芳心萦绕。
竟不解、索他一笑。
夜月纱窗黄昏后,为爱花、翻被花情恼。
个恩爱,负多少。
吾诵老韩听颖诗一章,琴中意味深且长。
纵横变态浩无尽,颖弦韩笔相发扬。
二贤往矣五百载,俯视六合空茫茫。
今有芝田嗣颖传宫商,一弹令我喜,再弹令我伤。
世多善手无善耳,使我百感煎中肠。
高冈不闻鸣老凤,江湖夜雨啼寒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