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三毛近自疑,只今照影愧须眉。
插花从此欺蓬首,折柳能无感鬓丝。
秃笔难濡颠旭发,遗簪相谑醉髡时。
惟应摩顶随行脚,窜迹匡庐拜远师。
昔日三毛近自疑,只今照影愧须眉。
插花从此欺蓬首,折柳能无感鬓丝。
秃笔难濡颠旭发,遗簪相谑醉髡时。
惟应摩顶随行脚,窜迹匡庐拜远师。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再薙作戏和对一韵》。诗中充满了自我反思与幽默的元素,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化的复杂情感。
首联“昔日三毛近自疑,只今照影愧须眉”开篇即以自嘲的方式,回顾过去自己头发稀疏的状态,如今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的容貌,不禁感到羞愧。这里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外貌变化,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颔联“插花从此欺蓬首,折柳能无感鬓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说从今以后,即便是插上鲜花,也仿佛在嘲笑他那稀疏的头发;折取柳枝时,怎能不触动鬓边的白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之情。
颈联“秃笔难濡颠旭发,遗簪相谑醉髡时”则转向了对创作与生活的态度。诗人提到,即使笔头枯竭,难以写出激昂的文字,但在醉酒之时,还能与朋友开玩笑,享受片刻的轻松。这里既有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也有对生活琐事的幽默调侃,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尾联“惟应摩顶随行脚,窜迹匡庐拜远师”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他希望像古人一样,顶礼膜拜远方的老师,继续修行与学习。这既是对传统智慧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精神成长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时间、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变迁时的乐观与坚韧。
过雨花如绣。正罘罳、低垂四面,繁英香透。
结客十年知己少,何似银尊翠袖。
莫须问、涛飞山走。
且解金龟休作恶,未伤神、丝竹中年后。
空泪堕,金城柳。长安一雨分新旧。
更谁能、望尘膝席,争名鸡口。
高誓安期灵气尽,一望三山似阜。
但海水、尽成醇酒。
鹦鹉螺卮金不落,问狂生、得似公荣否。
休暂住,挨?手。
李郎勋阀子,被服作儒生。
年少胆气粗,俗尚鸿毛轻。
平视裘马豪,横突辞赋营。
前瞻圣贤域,徐闯八九程。
譬如堂堂陈,势莫敢与争。
又如虎负嵎,可避不可撄。
况服声利驾,肯移跬步旌。
齐由尚功大,鲁以秉礼名。
在忽故辞偶,于渭事亲迎。
道同千方合,书组万缕情。
讵谓林下穷,可馆世上英。
临风歌玉树,促刺愧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