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观闻山钟,风烟几万重。
飞倦如可觅,真蹑白云踪。
日观闻山钟,风烟几万重。
飞倦如可觅,真蹑白云踪。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游历泰山时的景象与心境。首句“日观闻山钟”,以日观峰的钟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旅程的神圣与不可知。接着,“风烟几万重”一句,通过描绘泰山周围缭绕的云雾和强劲的山风,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未知。
“飞倦如可觅,真蹑白云踪。”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与期待。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与身心疲惫之后,希望友人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在白云之间寻得一片宁静之地。这里的“白云踪”不仅指自然界的白云,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是对友人精神追求的一种美好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既展现了泰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内心宁静的美好祝愿。
含烟缀玉。傍梵天尺咫,分荫丛绿。
瞥眼花时,垂实离离,衔泥过燕还啄。
登盘风味知何似,且艳说、清华名目。
想堕枝、响脆琴床,未减雨肥梅熟。台畔罗含旧句。
蛎苔带露洗,重咏嘉木。
何代移根,薝卜香中,倘有鹓鸾栖宿。
荣枯都付沧桑感,问掌故、宣南堪读。
好倩他、贝叶余芬,画笔补参金粟。
山中荠发烧馀地,与君为客同食荠。
荠长故君收烬馀,君归食荠如食荼。
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
相逢举酒复为别,对君盘中不忍食。
上之回,舞干戚。鸣鸾在镳,士饱力。
桴鼓轰腾,罕山北。馀刃恢恢,军容肃穆。
王畿主辰,参后服神。
继圣伐功,卒扼以偏师,断北狄。矢菆鸣房,猬集的。
质子援绝,亲衔璧。并俗嚬嚬,附于化,以安得。
其屈产,归帝闲。四夷君长,来称藩。
籥节夷乐,示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