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名山未遍经,讵宜倚杖立竛竮。
脉通气数医难晓,病在皮肤药易灵。
昔走战场常纵靶,今居内屋更施屏。
平生受用嵇康论,欲献公为座右铭。
西北名山未遍经,讵宜倚杖立竛竮。
脉通气数医难晓,病在皮肤药易灵。
昔走战场常纵靶,今居内屋更施屏。
平生受用嵇康论,欲献公为座右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柬方寺丞病足》。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
首句“西北名山未遍经,讵宜倚杖立竛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与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行动受限的情境。这里的“倚杖”指的是依靠拐杖,这在古代常常是老年人的象征,可能隐喻着诗人因病或年迈而无法如愿踏足那些未曾到访的名山。
接下来的“脉通气数医难晓,病在皮肤药易灵。”则切入了健康问题。诗人通过对比医治内脏疾病的困难与治疗皮肤病的相对容易,表达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和无奈。
“昔走战场常纵靶,今居内屋更施屏。”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往昔的英勇事迹与今日的隐居生活。昔日在战场上驰骋疆场,现在却退居家中,更增添了隔绝尘世的屏障。这不仅是一个生活状态的转变,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一种封闭和保护。
最后,“平生受用嵇康论,欲献公为座右铭。”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古代文学家嵇康(嵇康被誉为“酒圣”)理论的接受与欣赏,并希望将这些思想作为座右铭,即时刻警醒自己的格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个人健康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