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湍激幽涧,白云流远山。
偃仰长松下,延眺一怡颜。
清风拂素服,瑶花落树间。
拾薪青烟际,煮苓供晚餐。
耽此丘中赏,竟日未言还。
文湍激幽涧,白云流远山。
偃仰长松下,延眺一怡颜。
清风拂素服,瑶花落树间。
拾薪青烟际,煮苓供晚餐。
耽此丘中赏,竟日未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林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首句“文湍激幽涧,白云流远山”描绘了水流湍急,穿越幽深山谷,白云在远处山峦间缓缓流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偃仰长松下,延眺一怡颜”则通过诗人的动作和感受,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隐逸世界,长松之下,诗人悠闲地仰望远方,心情愉悦。
“清风拂素服,瑶花落树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美丽,轻柔的清风拂过诗人的衣裳,瑶花(可能指洁白的花朵)在树间飘落,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最后,“拾薪青烟际,煮苓供晚餐”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寻找柴火,准备晚餐的情景,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浮世悠悠旋一空,多情偏解挫英雄。
风光只在歌声里,不必楼前万树红。
小池随事有风荷,烧酹倾壶一曲歌。
欲待秋塘擎露看,自怜生意已无多。
辽阳音信近来稀,纵有虚传逼节归。
永日无人新睡觉,小窗晴暖螖虫飞。
雪鬓不禁镊,知非又此年。
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
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
自无佳节兴,依旧菊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