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城南,来踏遍、平陵春色。
迤逦望、秣陵钟阜,郁苍何极。
一片南朝箫鼓地,千年北府侯王宅。
到如今、草绿锦衣仓,成今昔。帐下缚,黄皮褶。
座上拓,黄金戟。论男儿须学,万人之敌。
家世故侯看射虎,江山儒将闻吹笛。
笑军中、缓带惯翻书,当阳癖。
小队城南,来踏遍、平陵春色。
迤逦望、秣陵钟阜,郁苍何极。
一片南朝箫鼓地,千年北府侯王宅。
到如今、草绿锦衣仓,成今昔。帐下缚,黄皮褶。
座上拓,黄金戟。论男儿须学,万人之敌。
家世故侯看射虎,江山儒将闻吹笛。
笑军中、缓带惯翻书,当阳癖。
这首《满江红·赠溧阳王参戎》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人物形象,展现了对溧阳王参戎的赞美与敬意。
词的开篇“小队城南,来踏遍、平陵春色”,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行人踏访平陵春景的画面,既点明了地点,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开的历史与人物故事。接着,“迤逦望、秣陵钟阜,郁苍何极”一句,通过远眺南京的钟山与阜陵,展现出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的追溯与感慨。
“一片南朝箫鼓地,千年北府侯王宅”两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痕迹,南朝的箫鼓之地与北府的侯王宅邸,既是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也是对溧阳王参戎身份背景的暗示。接下来,“到如今、草绿锦衣仓,成今昔”则以“草绿锦衣仓”的变迁,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帐下缚,黄皮褶。座上拓,黄金戟”描绘了溧阳王参戎的军事形象,黄皮褶与黄金戟分别代表了士兵的朴素与将领的威严,展现了其作为军事将领的风采。紧接着,“论男儿须学,万人之敌”一句,表达了对溧阳王参戎勇猛与智谋的赞誉,强调了他作为将领应具备的品质。
“家世故侯看射虎,江山儒将闻吹笛”则进一步揭示了溧阳王参戎的家族背景与个人修养,射虎与吹笛分别象征着勇猛与文雅,体现了其作为将领与文人的双重身份。最后,“笑军中、缓带惯翻书,当阳癖”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溧阳王参戎在军营中的闲适生活与对书籍的喜爱,以及他对当阳(可能指战场或某种特定情境)的偏好,展现了其性格的多面性与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溧阳王参戎及其背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军事将领的英勇与智慧,也体现了其作为文人的风雅与个性,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