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午吟·其十四》
《戊午吟·其十四》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

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

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0)
鉴赏

这首诗《戊午吟(其十四)》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心与道心的关系,以及如何达到圣贤境界的途径。

首句“人心偏倚道心中”,揭示了人在追求真理与道德时内心的矛盾与偏向,引出对内心平衡的思考。接着,“凡念回旋即圣功”指出,将平凡的念头转化为圣贤之功,需要内心的转变与修炼。

“精是不迷如日照”运用比喻,强调内心的纯净如同阳光普照,不被迷惑。而“一为不二与天同”则表达了达到合一、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笃实恭敬是把握时间与空间的关键,未动之前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水不生波澜。

最后,“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总结了达到圣智境界的过程,即通过收敛智慧,达到内心的宁静,然后在静默中感知万物,实现与世界的和谐沟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修养与宇宙真理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追和陶南村杂诗二首·其二

漫隐乌皮几,行呼鹤发翁。

辋川舟上下,瀼水屋西东。

袯襫穿花底,笭箵挂竹中。

无人问名姓,祇道武陵同。

(0)

冬涉曹娥江

夕宿淹长道,晨兴涉广川。

峡云昏草树,江雨杂人烟。

风急神娥庙,天寒津吏船。

溯洄洵可乐,思卜剡中田。

(0)

客愁

不待秋风起,思乡念已生。

发愁今夜白,月好故园明。

孤客人千里,荒城鼓二更。

停灯沽浊酒,屈指数游程。

(0)

斋居

白水浮官舍,青山塞县门。

案头尘未积,麈尾秃犹存。

莽莽云中树,潇潇雪后村。

斋居春事少,农务与谁论。

(0)

题丁道士小房

一径晚来雨,千岩秋正深。

潭空鱼出藻,果熟鸟窥林。

绝壑苍烟断,危廊败叶侵。

此中堪辟谷,人世信销沈。

(0)

题叔明灵石草堂图

坐深残醉醒,帘捲草堂开。

拥坐千峰出,横空一鹤来。

晚风松落子,时雨石生苔。

却忆山中客,披图日几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