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修官舍后池桥构草亭其上扶慈闱登憩》
《新修官舍后池桥构草亭其上扶慈闱登憩》全文
明 / 张邦奇   形式: 七言律诗

喜见慈龄九十三,板桥登降力犹堪。

引流淮水成方沼,分翠钟陵结小庵。

香绕轩舆风满院,影翻衣綵日当檐。

圣朝河海皆清晏,梦得公馀乐事兼。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年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对高寿母亲的深切关怀与敬爱之情。首句“喜见慈龄九十三”,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喜”字表达了对母亲长寿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母亲年岁已高的感慨。接下来,“板桥登降力犹堪”一句,通过描述母亲虽年迈但仍能自如地行走于板桥之上,展现了她身体的硬朗与精神的矍铄。

“引流淮水成方沼,分翠钟陵结小庵”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淮水被引至池中,形成一方沼泽,翠绿的钟陵则成为一处静谧的小庵,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生活氛围。

“香绕轩舆风满院,影翻衣彩日当檐”描绘的是庭院中的景象,香气环绕在轩车上,微风满溢于院落之中,光影在衣物上跳跃,日光正照在檐下。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与惬意。

最后,“圣朝河海皆清晏,梦得公馀乐事兼”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国家和平稳定的颂扬之中。在圣明的时代里,河海安宁,不仅是国家的繁荣,也是个人生活中乐事的来源。这里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温馨、和谐与乐观的精神。

作者介绍

张邦奇
朝代:明

(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猜你喜欢

铜台引

君不见魏帝当年号神武,气吞吴蜀势如虎。

已开广殿会文英,更筑高台贮歌舞。

翠钿杂沓罗甲帐,词赋缤纷列簪组。

一朝运去霸业空,千载流传妇儿语。

没后惟馀粉黛恩,生前误作山河主。

台上君王去不回,帐下美人歌自苦。

昔时富贵等浮烟,今日蒿莱满环堵。

铜台西望不堪思,漳水东流无尽时。

春鸟如歌又如恨,至今犹是望陵悲。

(0)

答龚秀才岸文·其三

楚人得荆璆,弃之同瓦砾。

一朝遭卞生,至宝始生色。

举世趋荣途,谁顾蓬门客。

中庸皆列鼎,之子尚藿食。

高才终见知,君其各努力。

(0)

秦女曲

嬴女与萧史,嬉游玉台端。

盛年等欢爱,各保如花颜。

乘鸾向明月,凤吹遗云间。

自无餐霞质,逸驾畴能攀。

(0)

初归故园·其一

祇役在淮都,事已返旧疆。

旧疆八千里,乡路杳何长。

清晨至里门,车徒不敢张。

邻里闻我至,老稚走相望。

亲族闻我至,斗酒各自将。

劳慰未云毕,仓卒叙炎凉。

问我何官爵,谬登著作郎。

问我何职业,石渠典秘藏。

问我何所就,低首不能昂。

去家事明主,遭世本虞唐。

出入金闺里,昕夕铜龙傍。

优游文墨职,咫尺独靡遑。

兹辰承嘉命,持节还故乡。

故乡多密亲,谁存复谁亡。

存者咸会斯,亡已归山冈。

寄言宦游子,故乡安可忘。

(0)

古有所思

我所思兮大海南,何以致之紫云缄,青瑶为字金作函。

波涛万里不可涉,白日忽破扶桑岚。

我欲乘龙,龙不我骖。我欲附青鸟,青鸟不我衔。

将泪滴海水,为我流入明珠潭。

我既无羽翼,君亦一去无消息。

从今勿复思,相思何终极。

堂前琼树枝,把君旧颜色。

携手高台复几时,君在天南我天北。

(0)

过严陵滩七言绝句四首·其一

扁舟四望临安路,舟人指点富春江。

汉家九鼎久已矣,清风犹袅钓丝长。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