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
《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

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

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

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

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海天阁的向往与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天阁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氛围。

首先,诗人以“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开篇,表达了对山的喜爱与对海天阁独特位置的赞叹。接着,“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海天阁高耸入云、视野开阔的景象,仿佛与天空相连,俯瞰着江面的群山。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则进一步渲染了海天阁周围的自然风光,绿野环绕,月光与海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接下来,“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描绘了松林的涛声与岩石的屏障,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表现了海天阁四季分明、早晚不同的气候特点,体现了其环境的多样性和宜人的居住条件。“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则表达了诗人对海天阁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是诗人对朋友作品的赞赏,并表达了自己对海天阁安全无虞的欣慰。最后,“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描绘了人们在海天阁上的活动场景,无论是担忧还是欣赏,都充满了生活气息。“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海天阁内宁静的生活情趣,以及品茗赏景的雅致。

“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作为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强调了海天阁与涧瀑的不同之处,突出了其宁静与高远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天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复作一绝·其五

治道巍巍本易成,狂言安得略施行。

太平事业人皆见,不计封伦死与生。

(0)

醉中作四首·其二

驾鹤孤飞万里风,偶然来憩大峨东。

持杯露坐无人会,要看青天入酒中。

(0)

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十二首·其二

今年病老遂难禁,二竖奔逃岂易寻。

风雨三更僮仆睡,自持残烛检千金。

(0)

新酿熟小饮二首·其一

玉船潋潋酌鹅黄,菊欲残时抵死香。

似与幽人为醉地,清笳声里一天霜。

(0)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其三

一年最好早春天,风日初和未脱绵。

坎坎圆鼙赛神社,翻翻小伞下湖船。

(0)

感物二首·其二

小园清晓岸纶巾,物态年光日日新。

绿叶自生黄自落,不应秋至始愁人。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