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报恩寺浮屠览眺十韵》
《登报恩寺浮屠览眺十韵》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宝域横三界,璇标镇八溟。

盘空依日月,飞磴蹑辰星。

乍似攀仙掌,旋疑陟紫庭。

五城秋雨霁,九市晚烟冥。

远树层层白,连山面面青。

昙花挥麈落,仙梵倚棂听。

弥觉皇居丽,因知佛土灵。

前朝流水尽,初地劫灰经。

销歇悲人代,疏狂混醉醒。

不愁天路近,风御自泠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报恩寺佛塔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刻感悟。首句“宝域横三界,璇标镇八溟”以夸张的手法,将佛塔置于宇宙的中心,象征其神圣与威严。接着,“盘空依日月,飞磴蹑辰星”则通过想象中的攀登,表达了对佛塔高度的惊叹。

“乍似攀仙掌,旋疑陟紫庭”两句,运用比喻,将攀登过程比作接近仙境,进一步渲染了佛塔的神秘与崇高。接下来,“五城秋雨霁,九市晚烟冥”描绘了雨后初晴、晚霞满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佛塔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远树层层白,连山面面青”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远处树木的洁白与近处山脉的青翠,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昙花挥麈落,仙梵倚棂听”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佛塔内修行者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弥觉皇居丽,因知佛土灵”表达了诗人对佛塔及其所在环境的赞美,认为这里不仅美丽,更充满了灵性。最后,“前朝流水尽,初地劫灰经。销歇悲人代,疏狂混醉醒”则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思人类文明的兴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信仰和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三月廿二日随驾出郊外即事

出郊偶得并鞍骖,尘俗都忘意自耽。

桃李花繁正啼鸟,桑柘叶大将浴蚕。

远树垂罗青似带,遥峰过雨净于蓝。

闻道野人催种秫,却令回首忆江南。

(0)

辞陵绝句·其一

太极才分有此山,龙飞凤舞拥天关。

灵宫负扆端居处,正在云霄杳渺间。

(0)

齐百户送冰

夏热已难度,况此居樊笼。

徽纆削我体,炎暑毒我中。

故人致清冰,高谊谁与同。

萧爽逼凉气,顿觉如严冬。

食之肌骨清,烦虑俱消融。

不闻鸣琴奏,怡然对春风。

沈思艰危际,感激意无穷。

(0)

九日再酌

几年佳节留京国,今日凄凉处夏台。

知己青尊聊共酌,故园黄菊若为开。

情飞紫禁云长绕,目极瑶台雁独回。

兴洽暂因愁思失,更将谈笑尽馀杯。

(0)

寿时勉李学士

霁月光风襟度好,文章清比琳璆。

蓬莱山近殿东头。论忠献纳,鹄立侍宸旒。

六十今朝初度日,明朝又届中秋。

桂花香泛紫金瓯。宾筵为寿,不住算觥筹。

(0)

鸿胪卿杨善父挽诗·其二

积书教子清风满,置酒延宾白昼长。

锦诰封官出身后,天恩千岁有□□。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