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其三》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其三》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古风

平生养亲知爱日,片心纯孝谁能识。

别来三载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颜色。

古言亲在不远游,侍养有违人子责。

我怀圣善未许归,寸草难报三春德。

送行迢递指粤川,白云飞度青山前。

凭君远寄殷勤意,为谢萱闱鹤发仙。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与怀念,以及对未能尽孝道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诗人以“平生养亲知爱日,片心纯孝谁能识”开篇,强调了自己对父母的深厚情感,但遗憾的是,“别来三载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颜色”表明因种种原因未能常伴父母身边,内心充满思念。

接着,“古言亲在不远游,侍养有违人子责”引用古语,表达了对未能尽孝道的自责,感叹自己未能遵循古人关于孝道的教诲。诗人自省:“我怀圣善未许归,寸草难报三春德”,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难以回报的感慨,将自己比作“寸草”,比喻自己虽有感恩之心,却无力报答父母的深恩。

最后,“送行迢递指粤川,白云飞度青山前”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虽然此处并非直接描写诗人自己,但通过这一场景,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托友人带去自己的心意,“凭君远寄殷勤意,为谢萱闱鹤发仙”,希望友人能转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祝福,表达出对父母的尊敬与爱戴。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切感激与未能尽孝的自责,以及对远方父母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晚浦归帆

估客前年去,扁舟此日回。

烟生全浦暝,风健片帆催。

桂楫看将近,柴门认半开。

邻人携酒馔,欢笑慰归来。

(0)

读史有感二首·其一

二龙怅望杳东游,弓剑苍茫满地愁。

青草空遗双冢月,彩云已散六宫秋。

长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风壮士羞。

楚汉兴亡俱一梦,当时何用割鸿沟。

(0)

九日柳州作

风露凄凄变物华,忽惊九日在天涯。

几人对菊能酬节,何处寻山可命车。

白发无颜将薏苡,青山有泪听琵琶。

一杯回首孤城暮,水阔云深去国赊。

(0)

睡起

睡起唤茶犹未醒,强将物色与诗裁。

杨花易遣为萍去,春梦难冯化蝶来。

草信无名生自得,鹭知有性立还猜。

出门一笑忘情景,濯足清江坐碧苔。

(0)

直沽偶成·其一

草低沙软见牛羊,烟雾苍茫落日黄。

燕女如花不相识,笑倾马湩劝人尝。

(0)

汴堤曲

已信堤名汴,谁教柳姓杨。

龙舟行乐地,可得复归唐。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