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三》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

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

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

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龙洞山寺中与魏使君共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壁如削,仿佛是五彩祥云的屏障,而下方的龙宫在夜晚也不关闭门户,暗示着神秘与宁静并存的氛围。

颔联“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斗转星移,似乎特意照耀着两口瓮,而月光下的珠亭则显得格外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

颈联“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将视角转向室内,春意盎然,竹叶映照着杯中的白光,仿佛春天的气息在杯中流转;而剑气在月光的映衬下呈现出青色,既体现了剑的锋利,又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尾联“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表达了长时间静坐于空山之中,只有仙籁般的寂静相伴,诗人独自创作新诗,只为与老友分享这份独特的体验和情感,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了斋自警六首·其二

文书难写伏羲书,字外成篇始见渠。

赐也能分可不可,一瓢居士只如愚。

(0)

姜山前岩庙

怪石崭岩势欲摧,洞门无锁昼常开。

此心不合神明者,到此应知懒入来。

(0)

送太君之建昌

闻说庐山对县楼,蒲鱼聊足奉晨羞。

宽心便是无声乐,省事还同不系舟。

服药养真须少病,看经遮眼自忘忧。

所嗟无计随亲膝,日与儿孙衣綵游。

(0)

清虚堂

闭门潇洒入窗明,一洗浮生梦幻情。

夜月静移花下影,晓风轻度竹间声。

天空寥廓人孤坐,地耸高寒鹤不惊。

满眼青山云散尽,恍疑身世在蓬瀛。

(0)

望江南/忆江南·其三

内外变,八转始还元。

地带长垂主坎户,周行胎息贯天门。太始道方存。

纯一体,赤黑气常喷。

丹火发时烧内景,冷泉涌处浴猴孙。神水赤龟吞。

(0)

兴福院僧房

东西游遍两山村,栀子黄时橘满园。

唯有小轩临小涧,病僧攲枕听潺湲。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