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三》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可是相逢意便深,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

别燕从教灯见泪,夜窗惟有月知心。

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

(0)
翻译
初次相遇心意就深厚,为了郎君她不必笑得如金般灿烂。
门外春风轻拂她的发髻,窗内深夜细雨湿透她的被褥。
离别后只有孤灯见证她的泪水,夜晚的窗户只有月亮能懂她的心。
东西两侧的芳草虽然相似,但她寻找的高城在哪里呢?
注释
可是:表示转折,意为‘然而’。
相逢:相遇。
意便深:心意深深。
为郎:为了心上人。
巧笑:巧妙地笑,指笑容美丽。
不须:不必。
金:比喻极美。
门前:门外。
一尺春风髻:形容女子头发如春风般轻柔。
窗外:窗内。
三更夜雨衾:深夜的雨打湿了床铺。
别燕:离别时的燕子。
灯见泪:灯光映照出女子的泪水。
夜窗:夜晚的窗户。
月知心:只有月亮能理解她的心事。
东西:东西两侧。
芳草:青草。
浑相似:非常相似。
欲望:想要。
高城:高大的城墙,象征着远方或理想的地方。
何处:哪里。
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词风格的影响。全诗通过对春日情境的描绘和夜雨中的寂寞,以及别离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可是相逢意便深”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与所赠之人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在短暂的相遇中迅速建立起来,如同不需要用金钱来衡量的珍贵。

接下来的“为郎巧笑不须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不仅是相逢便意深,更是即使面对所爱之人,也不需要任何物质的交换,只需一笑,便胜过黄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春日和夜晚的情景。春风轻拂,仿佛在门前编织着花样的发髻,而夜晚的细雨则如同温柔的被子笼罩着窗外的世界。

“别燕从教灯见泪”一句,则转向了离别的痛楚。燕子在春日的飞舞中,仿佛也能感受到人间离别的悲伤,以至于连点亮的灯光都能引起泪水。

“夜窗惟有月知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寂静的夜晚,只有月光似乎能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与宁静中只有自然才是知己。

最后,“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两句,则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花草,在诗人眼中都是一样的美丽,但这种美景也无法慰藉内心的寂寞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和珣上人八首·其六

既了超四句,自然绝百非。

电光石火上,不许更追维。

(0)

出狱李生来谒出百丈汾阳二像为示因而摹之作此时即欲还谷山

一钵寄城市,皤然须鬓长。

风埃穷百丈,翰墨老汾阳。

家在青松岸,门连白鸟行。

知谁施舟尾,载我下沅湘。

(0)

次韵苏通判观牡丹

东风背立知谁家,扶头醉韵中流霞。

天涯也识洛阳面,露丛幽蕊生奇葩。

两翁赋诗皆妙语,读之令人欲仙去。

坐间亦著白发禅,胜游且愿追支许。

拥毳同看聊自娱,春归不肯略踟蹰。

解空勿忆南泉老,但言如梦不言无。

(0)

夜闻蜑户叩船作长江礧欣然乐之殊觉有起予之兴因念涪上所作招渔父词非是更作此诗反之示舍弟端孺

当年无奈气狂何,醉檄涪翁弃短蓑。

晚落炎州磨岁月,欲从诸蜑丐烟波。

与君共作长江礧,况我能为南海歌。

身世即今良可见,不应老子尚婆娑。

(0)

钟潭行

君不见惠州城之西,永福古寺钟崛奇。

夜辄亡去黎明归,萍莎模糊水淋漓。

山僧初惊久恬嬉,一夕径去不返栖,父老嗟惜僧垂洟。

明年夏旱江水低,此钟居然水中坻。

奔走往视空城陴,挽以巨缆牛百蹄。

牛喘缆绝钟不移,度不可得乃去之。

江花开落水东驰,到今过者犹俯窥。

刻舟记剑真自痴,不应此物犹沙泥。

(0)

和黄鲁直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公祠下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赋十诗·其四

朴蔌复朴蔌,何以栋我屋。

风雨莫轻摇,南山无老木。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