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然堂成用韵答曾息庵方伯》
《偶然堂成用韵答曾息庵方伯》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短蓬初荫绿天姿,片石留云若有私。

人畏自应成小筑,楼居宁敢负明时。

即看白社朱堪染,况羡青山翠可移。

但有同盟公等在,不妨重赋偶然诗。

(0)
鉴赏

这首诗以“偶然堂成用韵答曾息庵方伯”为题,是明代诗人梁元柱所作。诗中描绘了新建的偶然堂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短蓬初荫绿天姿,片石留云若有私”,以蓬草和岩石起笔,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蓬草初生,绿意盎然,仿佛覆盖了整个天空;片石之上,白云缭绕,似乎与之有着某种私密的联系。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人畏自应成小筑,楼居宁敢负明时”,转而表达诗人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他认为,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建造自己的小屋,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不敢辜负这大好时机。这里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颈联“即看白社朱堪染,况羡青山翠可移”,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物。白社(可能指白色的房屋或村落)与朱色(可能指红色的装饰或建筑)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而青山的翠绿则让人羡慕不已,仿佛可以将其移入自己的生活之中。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尾联“但有同盟公等在,不妨重赋偶然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即使是在偶然之间创作的诗歌,也能充满意义和价值。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际交往观,也流露出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题雪宝和尚亲书偈后

真机昔振云门路,祖席今多雪窦孙。
传到慧林花果盛,须知叶落总归根。

(0)

送上蔡谢梅斋赴召

诏趣朝天去,春风半月程。
西湖花锦重,东越柳绵轻。
趋走输年少,谋猷让老成。
边烽半明灭,亩亩一关情。

(0)

王深道别酒走笔秋韵

取友但闻道,不问年先后。
西涧吾世交,岂在接杯酒。
言归复言归,光怪愿袖手。
楼崎灵泉山,松柏岁寒友。

(0)

和邓慎思未试即事难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败叶扫还飞,秋容肃粉闱。
青钱如已选,白璧会须归。
燕坐书横案,孤吟月满衣。
还同潘散骑,鱼鸟性都违。

(0)

换崔舍人

足蹑修门甫十年,惟余篇翰富流传。
横经趣得陈编外,草制雄夸落笔先。
争美冰衔尘不染,忍观华□□随迁。
忠输丹扆箴犹在,一鉴云亡共黯然。

(0)

剑池桥梁久就倾圮方太沾公刊石伐木以递汲且

涓涓剑池泉,削崖出石乳。
流传岁千百,评列品三五。
舆梁见河时,楼与姓俱古。
坐令丘壑观,凛作岩墙惧。
沾公大勇猛,咄嗟见未覩。
欹倾变略彴,岞崿移朽腐。
连筒称深汲,惠泽遍下土。
幽寻稳登眺,清意逼肺腑。
何须铁作限,只尔天可补。
传闻桥下云,已作前山雨。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