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其二》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敲破玻瓈见至祥,多君顶戴客途长。

一寸香消秋未老,蒲团若个较閒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旅途中遇见高僧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与世俗的对比,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首句“敲破玻瓈见至祥”,以“玻瓈”喻指清澈透明的事物,这里象征着高僧的智慧和内心的纯净,通过敲击,揭示出非凡的祥瑞。这一句既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也暗示了遇见高僧对于旅人而言是难得的幸运。

次句“多君顶戴客途长”,描述了高僧头戴法帽的形象,与旅人在漫长旅途中的形象形成对比,强调了高僧作为精神导师的角色,给予旅人心灵上的慰藉和指引。

第三句“一寸香消秋未老”,通过“一寸香”的燃烧,象征时间的流逝,但秋天的景色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衰老,寓意着佛法的永恒和不朽。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对高僧修行岁月的赞美,即使经历了无数的时光,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依然如初。

最后一句“蒲团若个较閒忙”,将高僧的修行生活与世俗的忙碌进行对比,蒲团是僧人修行的工具,象征着宁静与专注。这句话表达了对高僧生活状态的羡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遇见高僧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高僧修行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景明楼赏荷

层构巍临内外湖,两湖霞锦一般铺。

名称借得范家记,景概移来赵氏图。

泻露珠倾下游鲤,冲烟香散蓦飞凫。

偷閒略赏还知愧,未信斯之敢宴虞。

(0)

白洋淀

潴水畿南巨浸低,曰宣曰受利耕犁。

一观形势浮轻舫,久计修防赖偃堤。

甓社菱丝讵相让,天光波影总堪题。

筹民练士无非事,讵止莹锋为鸊鹈。

(0)

点绛唇.新月

正月初三,蟾光乍吐青春夜。晶帘全下。

只待银钩挂。有个人人,向晚妆才罢。重摹写。

一弯低亚。照样宫眉画。

(0)

忆王孙.春闺

湘帘微漾杏花风。绿绿斜阳衬落红。

翠袖寒生玉笛中。数归鸿。水影山烟一万重。

(0)

六月九日暑风新爽御门听政后率诸王大臣等泛舟观荷有作

仙侣招携泛碧潺,偶然寻胜值几閒。

一天新霁豁愁意,五沃名葩破笑颜。

走汞露圆纷叶屿,喷兰风爽度花湾。

遐思禾黍怀新好,吾乐原非在此间。

(0)

送子颍之淮南

忆昔去家三千里,未有交游托燕市。

当时独闻刘海峰,每把清尊说吾子。

尊府多年为贵臣,君才气更凌青云。

会稽禹穴华岳顶,胸中万里千嶙峋。

归来风月澹襟抱,势去金貂非等伦。

君爱朋交重圭璧,不恤家空徒四壁。

壮士论心天地閒,往往狂歌同落魄。

去君远下沧江烟,醉卧白云天上船。

西风落叶东流水,挢首南鸿思北燕。

新知强对伤怀抱,未若平生故交好。

海峰老隔黄山云,见子依燃蓟门道。

雄才应勒万里勋,收身岂厌五湖岛。

但愿为龙我作云,对子玉颜长不老。

千里淮南云水昏,几人流落怜王孙。

平生志意讵如此,离绪茫茫何可论。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