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投知己》
《投知己》全文
唐 / 秦韬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炉中九转鍊虽成,教主看时亦自惊。

群岳并天先减翠,大江临海恐无声。

赋归已罢吴门钓,身老仍抛楚岸耕。

唯有太平方寸血,今朝尽向隗台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uzhī
táng / qíntāo

zhōngjiǔzhuǎnliànsuīchéngjiàozhǔkànshíjīng
qúnyuèbìngtiānxiānjiǎncuì

jiānglínhǎikǒngshēng
guīméndiàoshēnlǎoréngpāochǔàngēng

wéiyǒutàipíngfāngcùnxuèjīncháojìnxiàngwěitáiqīng

注释
鍊:炼制,指炼丹或炼宝的过程。
教主:可能指宗教领袖或精神导师。
翠:绿色,形容山岳的青翠。
赋归:指辞官归隐。
翻译
经过炉中九次变化炼制而成,即使是教主观看也会感到惊讶。
连绵的山岳似乎失去了原有的翠绿,长江面对大海恐怕也悄无声息。
我已经结束了在吴门垂钓的生活,年老后又放弃在楚地耕作。
只有那广袤的天地间,还残留着我方寸之间的热血,如今都倾洒在隗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名为《投知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炉中九转鍊虽成,教主看时亦自惊。”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炼丹术士经过长时间的勤奋炼制,终于得到了仙丹,但连他自己也为这种成就感到震惊。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修行者的敬仰,也反映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群岳并天先减翠,大江临海恐无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山川与天空相连,甚至连大江也似乎因为诗人的情感而失去了吟唱之声。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对友谊的无限赞美。

“赋归已罢吴门钓,身老仍抛楚岸耕。” 这两句转换了情境,从壮丽的山川走向平实的生活。诗中提到的“吴门钓”可能指的是一种生活的依托或职业,“楚岸耕”则表明诗人即使年迈仍旧保持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唯有太平方寸血,今朝尽向隗台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和困苦,只要心中仍有那份赤诚之血,即使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愿意将它倾注给知己。这是一种深沉而动人的友情宣言,展示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贵与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炼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生命终极关怀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对深厚友情的赞美。

作者介绍
秦韬玉

秦韬玉
朝代:唐   字:中明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生辰:882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其二

禅定诸僧终未了,更须长钟作生涯。

若教心了亦自足,肯羡钟鸣鼎食家。

(0)

题恒彰侄新居堂壁

恒彰新润屋,门对我瀛洲。

孙茁兰芽华,应知代代侯。

(0)

答爱菊花

隐逸之花归隐人,高标幽致自天真。

严霜冷月见晚节,素香佳色淩清晨。

诗酒门墙堪托迹,王侯池馆岂容身。

春风笑杀千红紫,都向园林学媚人。

(0)

甲戌除夕和梁应和韵四首·其四

腊残风力阁寒衣,人到衰年酒盏知。

稚子夜深还听镜,老夫春到漫裁诗。

百千好事了不得,六十齐头老敢辞。

且看斗柄天上转,一年生意是初时。

(0)

登飞仙台

轩辕遗迹几千秋,世故消沈万事休。

论道客归空白日,垂湖龙去不回头。

仙台有迹留今古,丹法无传已缪悠。

逐客偶来寻往事,青山无恙水长流。

(0)

游君山六首·其六

一点青山一片云,湖中烟景四时新。

居无庐舍惟禅寺,人有梵僧共鸟邻。

入望渺然都是水,静观真觉不沾尘。

乾坤此地无游览,醉梦人间度几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