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触壁垒,翩来堕东荒。
沧海试临眺,势压万丈强。
积水澹悠悠,亹断中无梁。
户限割要会,龙蜃渊委藏。
日月蹋潮至,涵育青冥光。
规险置雄都,江汉久沸汤。
所备偶弗缮,千里同一创。
禹航郁惊涛,弱宋县帝乡。
在昔锋镝窟,寒墟散牛羊。
湖风恋箫管,觥船乐未央。
君知杞客忧,几倍钱江长。
清浅衣带渡,浙西近剥床。
吴越相吞灭,况邻貙与狼。
深人计堂奥,远能制河湟。
安得恭俭臣,内息百祸殃。
孤云触壁垒,翩来堕东荒。
沧海试临眺,势压万丈强。
积水澹悠悠,亹断中无梁。
户限割要会,龙蜃渊委藏。
日月蹋潮至,涵育青冥光。
规险置雄都,江汉久沸汤。
所备偶弗缮,千里同一创。
禹航郁惊涛,弱宋县帝乡。
在昔锋镝窟,寒墟散牛羊。
湖风恋箫管,觥船乐未央。
君知杞客忧,几倍钱江长。
清浅衣带渡,浙西近剥床。
吴越相吞灭,况邻貙与狼。
深人计堂奥,远能制河湟。
安得恭俭臣,内息百祸殃。
这首清代诗人高心夔的《登吴山》描绘了孤云飘荡、沧海壮阔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和边防形势的沉思。首联“孤云触壁垒,翩来堕东荒”以孤云比喻边关守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边界的险峻与遥远。接着,“沧海试临眺,势压万丈强”写出了大海的浩渺和气势,暗寓国家疆域之广袤。
中间四句“积水澹悠悠,亹断中无梁。户限割要会,龙蜃渊委藏”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边防要塞的险要和隐秘,暗示军事部署的重要性。接下来,“日月踏潮至,涵育青冥光”则寓言日月交替,寓意时间流逝和国家治理的永恒。
后半部分,“禹航郁惊涛,弱宋县帝乡”借大禹治水的典故,揭示历史上的动荡与挑战。“湖风恋箫管,觥船乐未央”则描绘了一幅歌舞升平的景象,与前文的紧张气氛形成对比。然而,“杞客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认为即使在歌舞升平之下,仍需警惕潜在的危机。
最后,“清浅衣带渡,浙西近剥床”以具体的地理意象,指出边防的脆弱,而“吴越相吞灭,况邻貙与狼”则进一步强调周边环境的不稳定。诗人期盼能有恭俭之臣,以平息内部纷争,确保边境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吴山为触发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和治国方略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