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玉楼春·其三》。诗人以戏谑的口吻描绘了一幅山峰云雾变幻的生动画面。他想象有人在半夜推动山峦移动,浮云四散,峰影随之消失。平日里熟悉的两座山峰,在溪边寻觅却无处可觅,显得神秘而有趣。
接着,一阵西风吹过,云彩飘散,突然在东南方露出一座孤峰,犹如天柱独立。老僧见到此景,拍手欢笑,为青山依然屹立不倒而欣喜。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青山永恒和不变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辛弃疾的笔触幽默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
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
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
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
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
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
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
短短赤赤秧,专供毒蝗舌。
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