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祗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夜晚场景,诗人在寒冷的灯光下度过了整宿,外面是塞鸿的呼啸声和纷飞的大雪。诗人处于乱世之中,无人认识他,只能在废弃的寺庙里吟诵诗句,甚至惊起了鬼魂。
然而即便如此艰难的情境下,诗人的志气并未被击垮,他举杯饮酒,以此来增添自己的豪情壮志。他将身后的世事都托付给了一位尊贵的公卿,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权势人物的依赖和求助。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报答恩德、不愿意虚度一生的一种坚定信念。男儿应当仗剑行走在世,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酬谢生命中的恩情,而不是平凡无奇地活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孤独、颓废与抗争精神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
犬吠出深巷,鸡鸣上树木。
月黑四无人,胡尘眯人目。
顷者五诸侯,兵败于函谷。
苏君无相权,赂秦地遂蹙。
遗民念旧主,千家齐夜哭。
男儿重意气,大雠须报复。
专诸善烹鱼,要离能击筑。
嬴政非王僚,成败恐难卜。
子房游下邳,白龙改鱼服。
桥边受异书,人前不敢读。
于留遇真龙,运筹得秦鹿。
英雄灭虎狼,万姓受其福。
当其未遇时,亡命亦雌伏。
古来非常人,厄穷天使独。
城东有老僧,怜我厌兵革。
投诗说六如,劝作空门客。
我感老僧心,未忍弃巾帻。
往往访兰若,谈禅忘日夕。
路熟不厌行,事惯遂成癖。
啖饭饱伊蒲,听经伴顽石。
渐觉俗念灰,何但乡愁释!
会心在不遥,木樨香处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