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何多蹇,苍天呼不闻。
楩楠初有待,泾渭竟难分。
阅世中庸行,随时俗下文。
想君九原恨,著草露纷纷。
吾道何多蹇,苍天呼不闻。
楩楠初有待,泾渭竟难分。
阅世中庸行,随时俗下文。
想君九原恨,著草露纷纷。
这首挽歌《蒲适正挽歌》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无常、道德困境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首句“吾道何多蹇”,开篇即以强烈的疑问表达出对命运不公的质疑,暗示了逝者生前道路的坎坷与艰难。接着,“苍天呼不闻”一句,通过呼天不应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命运的不可抗力,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遭遇的同情与哀思。
“楩楠初有待,泾渭竟难分”两句,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道德抉择与现实的复杂性。楩楠,喻指高大挺拔的树木,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泾渭,本是两条河流,但在特定条件下难以分辨其界限,这里则暗指在现实生活中,善恶界限有时变得模糊不清,引人深思。
“阅世中庸行,随时俗下文”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中庸之道,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个体行为在社会变迁中的适应与坚持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逝者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遵循内心道德准则的敬佩。
最后,“想君九原恨,著草露纷纷”将情感推向高潮。九原,古代传说中的死者居住之地,此处借指逝者所在的冥界。诗人想象着逝者在冥界可能的遗憾与痛苦,以“著草露纷纷”描绘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哀愁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哀悼之作。
东台西厦澎湖中,夏秋往往多台风。
去年九月飓更甚,海飞咸雨枯青葱。
凯也奉檄视灾眚,配船直向东瀛东。
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
倾盆翻雨下如注,一月寄碇虎山湄。
雨止风定促开帆,偏逢毒雾相遮衔。
混然天地成一色,不辨岛屿礁石之巉岩。
腥风盐沫喷衣湿,颠倒心肝呕欲绝。
呕欲绝,幸雾灭,又值东风来作逆。
往来梭织金山阿,八日不得到料罗。
使者瞑眩僮仆疴,长年三老嗟蹉跎。
使者瞑眩不足惜,呜呼奈此澎民何。
饥不得食寒不衣,身无翅翼谁能飞。
一月两月难久稽,有钱在舱薯可糜。
遥遥相望不得成饷遗,对天呼抢空歔欷。
歔欷不已叩头泣,愿乞一帆风西北。
今宵吹到妈宫湾,大沛皇仁遍海国。
遍海国,沾皇仁,俯鉴臣心一缕真。
如天之福民得食,手掷杯珓卜云吉。
《乞风行》【清·周凯】东台西厦澎湖中,夏秋往往多台风。去年九月飓更甚,海飞咸雨枯青葱。凯也奉檄视灾眚,配船直向东瀛东。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倾盆翻雨下如注,一月寄碇虎山湄。雨止风定促开帆,偏逢毒雾相遮衔。混然天地成一色,不辨岛屿礁石之巉岩。腥风盐沫喷衣湿,颠倒心肝呕欲绝。呕欲绝,幸雾灭,又值东风来作逆。往来梭织金山阿,八日不得到料罗。使者瞑眩僮仆疴,长年三老嗟蹉跎。使者瞑眩不足惜,呜呼奈此澎民何。饥不得食寒不衣,身无翅翼谁能飞。一月两月难久稽,有钱在舱薯可糜。遥遥相望不得成饷遗,对天呼抢空歔欷。歔欷不已叩头泣,愿乞一帆风西北。今宵吹到妈宫湾,大沛皇仁遍海国。遍海国,沾皇仁,俯鉴臣心一缕真。如天之福民得食,手掷杯珓卜云吉。
https://shici.929r.com/shici/kDqHn.html
谁言井底泉,能应海上波。
但看园中花,足知田间禾。
井枯少涓滴,花蔫无婀娜。
顾此不足道,将奈吾民何。
昨来走群望,所惜冤白鹅。
事急一投牒,祗恐遭神诃。
竟获允所请,谅我诚匪佗。
枕上闻淅沥,疑是风声讹。
三更疏点布,四更急阵过。
披衣起清晓,砌下成滂沱。
澄台一以望,海云高嵯峨。
雷声起何处,隐隐鸣潜鼍。
郊原杂青碧,但见笠与蓑。
灌瓜泯楚衅,插秧学吴歌。
即我不耕食,所得亦已多。
长我旧栽菊,活我新种荷。
书池玩蝌斗,画壁怜蜗蠃。
鱼游意已忘,鸟啼声更和。
讵谁慰勤望,并欲捐烦疴。
呼奴酌白酒,劝客金叵罗。
北风萧萧暮色黄,绿林豪客结成行。
腰横宝剑手长鎗,明火杀人胆气强。
来往跳梁何所忌,入室胠箧又探囊。
县令闻之无所问,此辈出入已寻常。
此辈亦是游侠客,激而为之无所惜。
饥饿驱人到于斯,何以削脧犹未息。
雨露云霓不得施,田畔良苗即蟊蠈。
今日作贼胜作官,坐收物力不知艰。
不稼不穑无所事,财帛货贿高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