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物·其一》
《观物·其一》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古风

太虚寂无朕,妙感何絪缊。

清浊一浮沈,二仪奠乾坤。

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

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

(0)
注释
太虚:宇宙。
寂无朕:空旷寂静。
妙感:奇妙感应。
絪缊:深蕴。
清浊:清与浊。
一浮沈:一同沉浮。
二仪:天地。
乾坤:天地。
客形:人的形体。
客感:外界感受。
万变:无穷无尽的变化。
纷纷:纷繁。
形感:形体感受。
本来无:本就无形。
志诚:真诚意志。
谅斯存:方能留存。
翻译
宇宙空旷寂静,奇妙感应深蕴其中。
清与浊一同沉浮,天地以此奠定根基。
人的情感与外界感受交织,变化无穷无尽。
人的形体感受本就无形,唯有真诚意志方能留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观物》之其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万物变化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太虚寂无朕,妙感何絪缊。”开篇即以“太虚”象征宇宙之广阔,无边无际,同时“寂无朕”则表达了自然界静谧而又神秘的本质。诗人通过“妙感”二字,探究着万物之间细微而又深刻的联系与感应。

“清浊一浮沈,二仪奠乾坤。”这里,“清浊”象征了水的不同状态,而“一浮沉”则暗示了事物在宇宙间的流动变化。"二仪"指的是天地,"奠乾坤"则是对宇宙秩序与和谐的肯定。

“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诗人将个体形态与感知视为过客,强调了事物无常与变化多端的特性。"万变"二字展现了自然界错综复杂的面貌。

“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末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认为形态和感知皆为虚幻,而内心的真诚与信念才是永恒可靠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精妙的情感。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其二

今日短衣鞭瘦马,每惭同辈说登科。

近曾夜直南台上,学得吴儿白苧歌。

(0)

宿淮南长芦寺

柳花漠漠春归寺,芦叶青青晚渡江。

屋角松声撼风雨,道人一夜不开窗。

(0)

过紫薇庵访冯道士·其三

研珠滴露清,自点太玄经。

尽日无人到,小窗兰叶青。

(0)

送南安镇抚赵南山捧表西省

平生尺剑众中师,臣子肝肠天地知。

少壮金戈探虎穴,太平铠甲网蛛丝。

青衫白发尊前酒,紫塞黄云马上诗。

今日又随天表去,梅花香里立沙墀。

(0)

石门怀舜咨夜坐

道人挂剑丹阳去,欲入茅山恐未曾。

飞去难寻云外鹤,归来独礼斗前灯。

梦回洗钵分秋水,酒醉敲壶碎夜冰。

独有江东未归客,西风诗骨瘦崚嶒。

(0)

寄友

紫禁莺花老,京城四月初。

层楼开别酒,小海出银鱼。

度日轻肥马,朝天借蹇驴。

愿言江海上,亦有病相如。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