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欲雨不雨,桃花将开未开。
日暮小楼凝望,江南燕子归来。
密云欲雨不雨,桃花将开未开。
日暮小楼凝望,江南燕子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将至的江南景象,细腻地捕捉了季节转换时的微妙氛围。首句“密云欲雨不雨”,以云层的厚重暗示着雨水即将降临的气氛,却并未真正下雨,营造出一种期待与不确定交织的情绪。次句“桃花将开未开”,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还未完全绽放,预示着生机与希望即将到来,但尚未完全展现其魅力,给人以期待和憧憬。
接着,“日暮小楼凝望”一句,将时间限定在傍晚时分,小楼之上的人正凝神远眺,可能是对远方的思念,或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盼。这一场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期待并存的心情。
最后一句“江南燕子归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它们的归来标志着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开始和希望。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欲雨不雨”的情境,也通过燕子的动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复苏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含蓄又充满希望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
故都冬亦好。风光可是,人间曾有。
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
妙手搀春弄巧,唤得应、千花如绣。灯市酒。
笙歌镇似,元宵时候。
见说是事都新,但破冻潮声,去来依旧。
老梦无情,不到六桥风柳。
回首孤山好景,倩人问、梅花安否。应自瘦。
雪霜可能僝僽。
好花天也多悭,放迟留做残春主。
丰肌弱骨,晴娇无奈,新妆相妒。
翠幕高张,玉阑低护,怕惊风雨。
记年时、多少诗朋酒伴,逢花醉、簪花舞。
那料无情光景,到如今、水流云去。
残枝剩叶,依依如梦,不堪相觑。
心事谁知,杜鹃饶舌,自能分诉。
日西斜,烟草凄凄,望断洛阳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