炜烨神光烛素屏,苦魂蒙度语堪听。
但知实相皆非相,自證无形入有形。
火炼赤炉超上景,水流华沼荡寒庭。
功成试问谁能似,元子真人旧典刑。
炜烨神光烛素屏,苦魂蒙度语堪听。
但知实相皆非相,自證无形入有形。
火炼赤炉超上景,水流华沼荡寒庭。
功成试问谁能似,元子真人旧典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神秘而庄重的场景,以杨蟾川铁佛普度会为背景。"炜烨神光烛素屏"开篇,形象地展现了佛光的辉煌照亮了素净的屏风,营造出神圣的氛围。"苦魂蒙度语堪听"则暗示了苦难的灵魂在听取佛法教诲,期待解脱。
"但知实相皆非相,自证无形入有形"两句揭示了佛教的智慧,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超越表面现象,通过自我证悟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火炼赤炉超上景"运用炼丹的意象,象征着修行者在高温中净化心灵,追求更高的境界。"水流华沼荡寒庭"则以流水洗涤寒冷庭院,寓意佛法如水,洗涤人心的尘埃。
最后两句"功成试问谁能似,元子真人旧典刑"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对佛法成就的认可,将普度会中的主角——铁佛与古代高僧元子真人相提并论,强调其修行的卓越和遵循的古老传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了佛法的深邃哲理和修行的艰辛与成就,体现了宋代诗人施枢对于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几州陵变谷,经月雨为霖。
世事今如此,西风动客心。
白首扁舟□访寻,江山□□□登临。
□□□是□藏处,□□平生赏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