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彼南山隐,南山郁自怡。
时闻春雨外,高倡紫芝词。
猿鹤心同远,裘羊径不缁。
莫嫌儿女笑,宫锦照庞眉。
念彼南山隐,南山郁自怡。
时闻春雨外,高倡紫芝词。
猿鹤心同远,裘羊径不缁。
莫嫌儿女笑,宫锦照庞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南山的山人,其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充满诗意。首句“念彼南山隐,南山郁自怡”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南山郁郁葱葱,自得其乐。接着,“时闻春雨外,高倡紫芝词”描述了山人在春雨之外高声吟唱紫芝之词的情景,紫芝词可能是指关于仙道或隐逸生活的诗歌,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猿鹤心同远,裘羊径不缁”进一步展现了山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猿和鹤象征着自由与高洁,与山人的心境相契合;裘羊则可能代表山人的日常生活,但即使在日常中,也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高雅,不被世俗所染。
最后,“莫嫌儿女笑,宫锦照庞眉”表达了对山人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山人或许不被世人理解,甚至受到嘲笑,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宫锦(可能象征着尊贵或美好的事物)映照在自己的眉宇间,展现出一种内在的自信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美好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微雨爽晴昊,柔风涣清泷。
空明山四坐,宇静天八窗。
筮言得幽真,此意谁与双。
使家我风调,宾友俱同腔。
高谈飐清镜,胜韵眠空缸。
东西南北人,偶此同一邦。
坐数云皛皛,起看水淙淙。
古今聚散地,浩浩如此江。
馀霞照宝瑟,明夜欺银釭。
维舟未肯鼓,归梦惊逢逢。
分明来日已无几,还似参禅未透时。
吟骨纵清难免死,黄菁多啖亦充饥。
题诗遣得山精去,近俗偏将古墓夷。
合眼便为泉下鬼,此身康济莫宜迟。
乾坤一覆育,日月恒回旋。
百川滚滚流,昼夜不舍旃。
岂无桃杏姿,孰与松筠坚。
物理耐则胜,人事败以獧。
君看伯禹功,手足甘胝胼。
苟无尼父志,缁磷多夤缘。
躁轻易与耳,顽顿终安然。
吾宗伯也亢,学世其家传。
韬藏第怀宝,穮蓘须丰年。
双扉俨庭牖,一字深韦弦。
此意当竟成,永言愿无愆。
吾闻约与乐,仁者斯两全。
君能处以一,我见成皆天。
伊傅终佐时,吴邓徒多钱。
他时轩中人,更耐官九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