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出林表,照此秋床单。
幽人起晤叹,桂香发窗间。
高梧滴露鸣,散发天风寒。
抗志绝尘氛,何不栖空山。
皓月出林表,照此秋床单。
幽人起晤叹,桂香发窗间。
高梧滴露鸣,散发天风寒。
抗志绝尘氛,何不栖空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月夜下的内心独白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皓月出林表,照此秋床单”以月光洒落于秋夜床榻之上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幽人起晤叹,桂香发窗间”两句,通过“幽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同时借由“桂香”这一意象,增添了诗中的一抹香气与生机。
“高梧滴露鸣,散发天风寒”描绘了月夜下梧桐树上露珠滴落的声音,以及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最后,“抗志绝尘氛,何不栖空山”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千峰道人画墨竹,潇湘虚映君山绿。
孤舟半夜锦瑟鸣,綵云欲断湘妃哭。
竹枝袅袅青接天,湘南湘北皆春烟。
昔年我作上游客,吹箫月下开楼船。
归来不觉成白首,旧日竹枝还在否。
兰香两岸鹧鸪啼,亦有游人来载酒。
千峰叟,不独会,题诗亦擅丹青手。
雁宕山头千万竿,请君写意凭高阜,貌我同为岁寒友。